教育投入少,基礎教育的投入更少,更為嚴重的現實情況是低水平的教育經費投入並沒有完全用來發展教育,而是被有關部門挪作他用!
以今天的中國國力難道不能使中國的每個孩子有學可上?難道蓋不起小學校,使每個孩子都有課桌、有免費書本嗎?據計算,其實我們實行全部免費的義務教育僅需要1500億元左右,而2004年我國國民生產總值是12.52萬億元,1500億元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19%,我們完全能承擔起!另據報道我國每年公款吃喝就是2000億、公車消費2000億、公款出國考察2000億,把其中任何一項用來辦義務教育,就綽綽有餘了。
我們再看看美國,1999年,教育總投資已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7.7%(當年中國的GDP隻有美國的10%),達到6350億美元。像中國這樣一個處在發展階段的國家,拿出10%的GDP來辦教育是不為過的。一個國家要走出貧困,必須盡快搞真正的義務教育,這個世界不搞義務教育的國家也不多了。
何謂義務教育?依照法律規定,指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西方國家一般稱“強製教育”。在“義務教育”的範求圍內,不僅書本費、學雜費全免,有的國家還在學校提供免費的學習用品和膳食。
我國《義務教育法》第十條規定:“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可見解決義務教育的是政府的職責和義務,而不是依靠捐款、救助,靠希望工程、春蕾計劃來解決國家教育問題,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輔助性措施。雖然善良的人們讓我們充滿了感動。22歲的華中農業大學2003屆本科畢業生徐本禹用自己的獎學金和靠勤工儉學掙的錢資助貴州兒童並遠赴貴州山區大方縣支教,他的行動感動了整個中國,被提名為2004年央視“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之一。
受教育權是一項國際公認的基本人權。作為聯合國關於人人皆得以受教育機會的諸項公約的簽訂者,因為不實行真正免費的義務教育,也在違背人人皆得以平等受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機會的理念。實施義務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質的奠基工程,教育投入的不足,造成了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和社會地位低下,優秀人才不願意去做教師,學校無法從政府方麵獲得必要經費,就想方設法地去搜刮學生,破壞了整個教育的信用。教育投入的不足已經影響了我國國民素質的提高。據統計:日本已達到了100%的小學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大學毛入學率為40.3%,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48%;成人識字率幾乎100%。相比之下,中國成人識字率才81.5%,文盲半文盲人數約占人口的15%以上;大學毛入學率為5%。據估計,中國的初級教育相當於日本1900年的水平,落後100年;中等教育相當於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後90年。在這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我們怎麼去和別人競爭呢?怎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呢?
前些日子報道,蘇州、北京已經著手開始實行免費的9年製義務教育,然而那些貧困的中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呢?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他們應有同等的權利!
一個人不能公正平等地接受義務教育,那麼他的許多權益將會受損。為了中國三億兒童,為了共和國的明天,我們強烈要求所有的地區都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讓我們呐喊,讓我們的聲音傳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