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倪先生(1 / 1)

倪先生何許人也?

倪先生其實並不老,也就是個二十七八歲的後生,名叫倪應傑,無妻無子,城南支了個攤子。之所以被人尊為先生,還是要從倪應傑的父親,倪廷森說起。

倪應傑的祖上,自明朝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以來,一直任職於欽天監,掌管朝廷的堪輿定曆,世襲罔替。

直到滿兵侵漢,皇帝換人,欽天監的官員也是秤砣掉水——一落到底。倪家仗著能識文斷字,精通天曆,也就在北京南城一處盤了間鋪子,專營風水、測字。雖說沒有什麼大的進項,但也能保全家吃飯穿衣。

到倪廷森這輩,祖墳不知怎麼冒了青煙,倪廷森突地成了北京城街知巷聞的一位活神仙。

那是光緒十五年,北京城平地就起了瘟疫,這瘟疫也是奇怪,染病的上至八十老嫗,下至繈褓女嬰,都是女性。倪廷森的妻子倪氏,肚子裏剛剛懷上了倪應傑,也沒有幸免,眼看病的越來越重。倪廷森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每天起卦占星,走訪查探。最後才發現,這瘟疫起自紫禁城,皇宮大內,源頭竟是慈禧老佛爺。慈禧雖是第一個染病,但貴為皇太後,自然有太醫院伺候著,不過也是靠千年老參,才勉強把命吊住。倪廷森趕緊托舊日關係,進宮麵了聖,不知說了什麼,慈禧竟然歸政於光緒帝,自己退隱頤和園,而瘟疫,也慢慢的止住了。倪廷森沒有聲張,從宮裏回來,細心照料身懷六甲的妻子,不出幾日,妻子也徹底的好了。又過了幾天,光緒帝突然下了道聖旨,命倪廷森進欽天監任職,並賜“斷陰陽”稱號,同時賞銀無數。這下倪廷森出名了,坊間傳聞更是神乎其神,有的說倪廷森進宮開壇做法,請了太上老君下凡。也有的說倪廷森是觀了天象,發現慈禧占了愛新覺羅的龍脈,陰氣太盛,才引發的瘟疫,所以進宮逼慈禧退位,才保了大清的運程。更有甚者說,倪廷森進宮就找到慈禧,嗬斥道,你個大膽妖孽,我念你修行不易,速速退往頤和園,莫再擾亂朝綱,否則待我引出至陽天雷,轟的你外焦裏嫩。傳言畢竟是傳言,倪廷森聽到了,也就是淡然一笑,從來沒有和其他人說過麵聖的詳細情況。可不管怎麼說,瘟疫止住了,慈禧退隱了,倪廷森也就成了活神仙,進朝廷當了官,這鋪子也就不再開了,租了出去。

誰成想,這安穩日子過了不到十年,倪廷森就突然消失了。

同年,慈禧老佛爺也躲過“圍園殺後”,發動了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入宮訓政。

老百姓愛扯淡,這是自古留下來的的傳統,但凡街坊有個瘋婆子,都能傳成城隍廟土地奶奶附身。更何況與宮裏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斷陰陽”,倪廷森被傳是“圍園殺後”的領率,親自帶了100精銳,圍頤和園,殺慈禧,落敗後,這才隱姓潛逃。

不用多費心思量,就知這流言荒誕,若倪廷森真的圍過頤和園,就慈禧這氣度,把倪家誅了九族不算,還要把倪家祖宗從地裏刨出來,挨個鞭屍,挫骨揚灰,也就沒有現在倪應傑的故事了,咱們這本書,也就此為止了。

可不管怎麼說,倪廷森失蹤時,倪應傑才九歲,祖傳的本事也沒學多多少,自然進不了欽天監,家道也就沒落了。這孤兒寡母隻好靠鋪子的租金過活。倪應傑讀了幾年私塾,覺得頗為枯燥,好不容易挨到了十八歲,因為這欽天監的工作是世襲罔替的,倪應傑也到了入職的年紀,可是那時清廷內憂外患,自己的命都顧不上了,誰還記得這事,那年倪應傑的母親也患病死了,倪應傑索性就在南城菜市口練起了攤子,也不算命,也不看風水,隻是代人寫信,起名。沒生意的時候,就沏壺碎茶,不管認識不認識,隻要有人坐下來,就奉上茶碗,天南地北的閑扯。

雖說是扯閑篇兒,但聊的可不是登寡婦門,刨絕戶墳,王二麻子娶李大臉子妹妹這種閑言碎語。

倪應傑的大都是古往今來的奇聞逸事,喜歡聽的也都是各地的鄉野怪談。

新時代來了,辮子也絞了,可還是擋不住時不時的冒出一兩件邪事。這事要是連京師警察廳都處理不了,就隻好找倪應傑了。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皇封“斷陰陽”的兒子,也應該不會太差,再加上倪應傑天資聰穎,智慧過人,接連破了幾樁懸案,雖說這幾起案子,最後發現,都是人扮鬼相弄出的離奇事情,但倪應傑的名氣也算是立下了。

而且這倪應傑的脾氣也是出奇的好,隻要知道哪裏出了怪事,請他去看,就算是深夜,也是拿上東西,立即動身,從不嫌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