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國芳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教育是沒有物質實惠的神聖事業。有物質欲望的人,壓根兒就不能成為教育者。教師在物質上也許是清貧乃至清苦的,但在精神上,卻是富有的。我們擁有教不完的學生,從中體味學生成長的快樂,享有“桃李滿天下”的幸福,實現自我價值,感受著自我提升的價值體驗。

我自己是凡人,我隻要求凡人的幸福

幸福也並非像有人想象的那麼高不可攀,那麼虛無縹緲。幸福就存在於平凡的生活之中。所謂眾裏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時,她卻在簡易平凡處。

教師的幸福存在於平凡的教育教學生活中,教師與學生的生命世界共同相依;在課堂上宣講人生的感悟,播撒智慧的種子;在和諧的師生關係中徜徉,在燃燒中升華自己的人生。盡管也有疲憊,但永遠不會覺得度日如年、生活空虛。這些,便是幸福,一個平凡教師能擁有的不平凡的幸福。

教師的幸福是一種生命充實的幸福。教師的幸福在於工作中常常伴隨著熱情和激動,伴隨著溫馨和詩意。當學生向他問好致敬時,他感到溫暖和自豪;當他在課堂上詞采飛揚、詩情洋溢時,他感到激動和興奮;當學子們圍在周圍聯歡或是聽他的教誨時,他感到快樂和自足。

教師的幸福還在於常常體驗著創造者的喜悅和收獲。教師每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著課程。教師每天在創造著一個個生動活潑的教育場景。他時而是出色的導演;時而是巧嘴的導遊;時而是交響樂團的指揮家。教師的才華在課堂上可以發揮得波濤起伏、淋漓盡致。教師每天在創造著教育的藝術和技巧。麵對每一個富有個性的孩子,他巧妙地施展因材施教的藝術。教師所體驗的最大幸福是在創造著一個個健康、活潑、智慧的新人,他使自卑的心靈自信起來,他使羸弱的體魄強壯起來,他使狹隘的心胸開闊起來,他使迷茫的眼睛光明起來。他讓愚昧走向智慧,他讓弱小走向強大。

創造著就是幸福著

教師的幸福不在於坐享其成,不在於墨守成規,而在於教師的積極創造之中。

人的幸福總是同人的創造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創造是人的一種天性,也是人獲得幸福、享受幸福的主要源泉。創造型的教師用心靈滌蕩心靈,以生氣喚醒生氣,以激情感動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人格塑造人格,隻要從事教師職業一天,就會感受教師幸福一天。

教師職業是一個創造性的職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千千萬萬活生生的發展中的人,為此,教師須有與時俱進的精神,要有不斷創新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描述教師的日常工作:“就其本來的基礎來說,教師的勞動就是一種真正的創造性勞動。”事實也是如此,教師每天都在創造著,教師的職業幸福就融彙在每天的創造性的職業生活中。對一個有創造激情的教師來說,每一天的教育生活都是新的,每一個受教育的青年和兒童都是自己研究和進行創造性工作的對象。這當中有無窮的生命成長與生命靈動的奧秘,有無窮的技巧、機智和智慧,有各種各樣的聯係和規律,它猶如一個博大的世界,是那樣的深邃、浩渺,又是那樣的迷人。教師職業就是這樣一種創造性的、體驗幸福的職業。

如果我們故步自封,墨守成規,就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也永遠體會不到教師職業生涯的真正幸福。一個具有正確的職業幸福觀的教師,就要不斷地去創造,不斷地去打破常規,與傳統和自己挑戰。一個具有創新品質與能力的教師,他始終與創新共舞,始終與幸福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