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心腹之巔(2 / 2)

我一時沒有做聲,暗忖:放開了手腳,公與(沮授字)之智絕不遜於天下間任何人,還好當初公與投入了我的陣營。沮授接著道:“即便是這個陳騫,當初有了孔明之高瞻遠矚,如今也未必成得了什麼氣候。”

我明白沮授所指何事,笑笑道:“當年陳騫便有大哥的支持,他在軍方的平步青雲,攔是攔不住的,索性不如推波助瀾,我也一本保他當上個總領一方的大員。反正冀州是趙家的根基,還有廣元在那裏坐鎮,諒他也掀不起什麼風浪。”

“孔明高明。”

廳外不時傳來家仆清掃落葉的沙沙聲,廳內卻一時陷入了沉寂,兩人默默品茶之中。沮授仿佛猶豫了再三,麵色突然凝重起來,悄聲道:“從子瑜被立為太子那天起,孔明的狀態就有些不大好,有什麼話,就盡管對授講吧,授孤家寡人一個,不怕做那掌握秘密的人。“

所謂掌握秘密的人,往往最後都因為知道得太多而不得好死,在我的身邊就未嚐沒有過這樣的例子。當年父皇稱王時,諸葛府內的家仆護院,凡是諸葛家子弟,基本都外放做了大大小小的官員,但其他的兩百餘人有七成說是被遣散原籍,實際上在他們的原籍處又哪裏找得到他們?大家心知肚明,這些人無非是進了棺材,成了諸葛家千秋偉業的犧牲品。

然而掌握了秘密,又意味著成為了上位者心腹中的心腹,這樣的人在上位者當權後,除了死還有一個可能,便是位及人臣,寵幸熏天。心腹中的心腹有一個必要的條件,那便是必須是孤臣中的孤臣,這點沮授倒是符合了。袁家降臣中成了氣候的無非便是張頜呂蒙呂曠威幾個,然而袁家向來文武之間不對付,沮授與他們也沒多大交情,況且沮授是我這寧王府的首席軍師,大唐官員幾乎人盡皆知,沮授可以說早就與我糾扯不清脫不了幹係了。

不過這心腹中的心腹便意味著在我的核心圈子中,有了一位與眾不同的人,頗有總領內閣的意思。我驚異的抬起臉來,看到的卻是沮授那精光閃動的眼神。我默默的運氣了龍極功,廳內的空氣頓時緊張得令人窒息,哼哼一聲冷笑,我逼視著沮授道:“公與,看來你的野心還不小呀!”

沮授無非在習六藝時學過些騎射,武功莫說在武林就是在江湖上也隻能混個中遊。在龍極功強大的氣勢中,沮授的身形微微顫抖起來,但神色卻仍是泰然自若,談笑般道:“不錯,授是有野心,便是輔佐一代明主治理好這天下。數年前授在袁家一敗塗地,這份心曾消沉過,但與孔明共事四年來,眼見著孔明在戰場政海中成長,授的這份心便如熊熊烈火般重新燃燒了起來。武將不去說,觀孔明身邊最心腹的文臣,徐元直長於戰場上運籌帷幄,卻未曾深入官場體會著人心險惡;孟公威治政緝盜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卻未曾參加過一場戰役;石廣元文才武略莫不稱道,卻有個趙家子弟的身份,將來若是趙家離心,隻怕兩難;崔州平精明能幹,卻從未身居高位,目光難得放的長遠。至於許攸、蔣幹、陳本、陳琳、阮隅、梁習、練露等人,或能力有限、或本就是核心之外的人物,都不足以論。所以,授才有今天的毛遂自薦。”

沮授的一番話娓娓道來,將我身邊的大小文員剖析得一清二白,我不禁神色複雜的看了一眼沮授,歎了口氣,笑道:“聞公與一番言論,這人選當真是非公與莫數了。“

“授不敢。授今日所言之評價,俱是平心而論,唯恐耽誤了孔明的大事。”沮授微微低下頭去。

暗暗思慮了片刻,我下了決心,盯著案上茶杯裏豎起上下飄動的茶葉,幽幽的道:“既然公與敢當這個人,那亮又如何不敢說?從何說起呢……自從十八歲領軍討伐管亥起,曆經一次討袁、二次討袁、大戰烏桓、南掃徐州,再加上剛剛經曆不久的洛陽之戰,至今已有九年,為諸葛家立下了赫赫戰功,絕不遜於大哥為諸葛家兢兢業業二十年所立下的功勞……”

“這些事情天下皆知,孔名自是人間英才,臥龍之名當之無愧。”沮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