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士庶義學(1 / 2)

上了才發現早已有二十餘名文人,俱是一襲儒衫,或負手而立,或舉杯微敬,或輕搖羽扇,就著輕柔的古箏聲在此吟詩作賦,一展自己的才華。陶默輕輕咳嗽了一聲,道:\"諸位,諸葛家二公子首次來參加詩林大會,大家歡迎。\"

我這才發現大哥諸葛瑾早已在人群當中,越眾而出,道:\"二弟,大家早就聽說你五歲能吟,乃是諸葛家第一奇才,今天你可要給大家表現一把呀。\"

我能看得出大哥的臉上帶的是明顯的自豪,以有我這麼個出色的弟弟而自豪。我暗暗得意,朗聲道:\"不知今天諸位以什麼為題呀?\"

眾人皆看向大哥,等著他這位眾人中身份最高貴的人說話。大哥諸葛瑾笑了笑,指著眾人道:\"今日大家歡聚一堂,就已歡聚為頭吧。我先打個頭陣: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立時便有人接上:\"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我抬眼望去,見是一名約有二十歲的儒生接的詩,雖然相貌平凡沒,但在其一身白衫儒服的映襯下,倒也顯得風度翩翩。諸葛德在我旁邊小聲道:\"這是濟陰名士吳質,字季重,今年二十歲,是你大哥的好友,特從濟陰趕來參加大會。\"

這時又有一個稚嫩的聲音接上:\"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好!我來下一句!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說話的又是一名二十多歲的文士。

諸葛德繼續和我說道:\"接詩的小孩乃是東海蘭陵人,叫做廖襲,大你一歲,去年的詩林大會最佳新人便是他。之後接詩的人叫做王修,北海人,也是你大哥的好友,兩人已經一起參加了六屆詩林大會了。\"我點點頭,王修這人我知道,在曆史上是一個內政的好手,一年前曾和大哥到諸葛府拜訪過爹,估計不日便會出仕諸葛家。倒是那個廖襲頗令我驚詫,想不到少年神童不止我一人呀。

孟雄悄悄地碰了碰我,把我從沉思中打斷。我才發現大家具都看著我,等著我這神童一顯身手。我一眼示意孟雄,孟雄立刻清了清嗓子:\"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

王修聽了不住點頭,讚道:\"好!想不到連二公子的伴讀都有如此的境界!\"說完又微笑著看向我,等著我的發話。

我尋思了一下,盯著廖襲,緩緩吟道:\"何不策高足,先具要路津。\"我並不想什麼一鳴驚人,震驚四座,隻是希望廖襲能懂我話中的意思,像孟雄一樣站在我的身後,成為我未來的臂助。

可惜廖襲卻裝作不懂,眼睛悄悄地看向大哥。我明白在廖襲的心中,大哥才是他真正的諸葛家引路人,我不由安安歎息。

正在我惋惜的時候,突然有人朗聲說道:\"無為守貧賤,坎坷長苦辛。\"我立刻向他望去,說話的人乃是一名十五六歲的青年,高大俊朗,一臉傲然之色,好一個風流人物。

我看向諸葛德,諸葛德搖頭,看來這位少年也是今年頭次參加詩林大會,所以諸葛德並沒有他的資料。

我拱手問向少年:\"請問兄台高姓大名?\"

少年微微一笑,回禮道:\"在下徐庶。\"

聽得徐庶自報姓名,想必是由於默默無聞,不少人暗自搖頭,等著看我這位二公子的反應。他們也很想知道諸葛家對於他們這些文人的毛遂自薦持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