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炎?黃與三皇五帝盤古、炎、黃與三皇五帝,都是我國史前時期古史傳說中的重要人物。
關於三皇,有六種說法:(一)天皇、地皇、人皇;(二)天皇、地皇、泰皇,(三)伏羲、神農、女媧;(四)伏羲、神農、融,(五)燧人、伏羲、神農;(六)伏羲、神農、黃帝。
關於五帝,也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太昊,即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另一種說法是,黃帝,顓項、帝嚳、堯、舜。
以上有關三皇與五帝的說法中,提到的神農,就是炎帝。這就是說,炎、黃都是三皇五帝中的人,隻有盤古是個例外,盤古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開天辟地的巨人,他是我們的祖先出於對自然界的成圇惶惑不解而想象出來的神人。這就如同西方古代的人們,由於對人類的出現不解而創造出亞當和複娃一樣。象亞當、夏娃這樣創造人類的神人,我國古炎、黃就是炎帝和黃帝。他們不象盤古純屬神話人物,而是神話和史實相雜糅的人物。炎帝,號神農氏,還有一個號叫烈山民,距今約四、五千年。從他的名號為炎、烈山、神農分析,他們大約是我國遠古放火燒山荒箱耕火種這種原始農業耕作方法發明者中的一個代表性人物,傳說神農嚐百草,因此他又可能是我國草藥發明的代表。炎帝,姓薑,在薑水,即今陝西寶雞市南清薑水流域,是黃河中上遊我國西北先民中羌人的始租。炎帝的後裔主要有四支,他們是活動於湖北省西北一帶的烈山氏部族,河南穎水、嵩山一帶的四嶽部族和山西汾水流域的沈、姒,薄蓐、黃等部族。此外,陝、甘、青、藏的氐羌或羌若也都可能是炎帝族的後裔。
黃帝號有三個:熊氏,軒轅氏,縉雲氏,他是我國北方先民想象中的始祖。年代稍後於炎帝。這個部落後來南下到達黃河流域,發展為二十五宗,十二姓。這表明:以炎帝為想象祖先的我國遠古西北一些氏族部落和以黃帝為想象祖先的我國遠古北方一些氏族部落中的一部分,後來融合成為華夏族,因而炎帝和黃帝就被奉為華夏族的始祖。我們中華民族又是以華夏族為主體構成的,因而我們中華兒女在追溯租源時往往自稱為炎黃子孫。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一場精彩筆戰
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確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針。同年5月7日,蔣介石在中央訓練團黨政班做了《三民主義之體係及其實行程序》的演講,全麵歪曲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把他自己的封建法西斯主義思想披上了三民主義的外衣,並且要用這種假三民主義來溶化共產黨。這篇文章標誌著蔣介石封建法西斯主義思想體係的初步形成。
1939年6月,毛澤東在《反投降綱領》中指出,我黨應實行“用真三民主義對抗假三民主義,爭取中間性的三民主義”的政策。他還說,國民黨“發表了許多不但反對共產主義,而且也是反對真三民主義的‘分歧錯雜的思想’,亦即假三民主義或半三民主義的思想,應加以嚴正的批駁!”由於國共合作之初,共產黨曾鄭重宣布:“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鬥。”(《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所以,當時共產黨內部一些人也產生了疑問:實行三民主義,還要不要共產主義?共產黨的奮鬥目標是否變了?為了回答黨內外提出的問題,尤其是反擊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發起的反共浪潮,毛澤東於1940年1月發表了《新民主主義論》。文章從論述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入手,亮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旗幟——新民主主義,並且以新民主主義理論為依據,深入批駁了蔣介石的反共理論。文章正確區別了孫中山的新舊三民主義,揭露了蔣介石的偽三民主義,解釋了共產黨人信奉三民主義的基本依據,在當時的政治生活中產生了巨大影響。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的抗日戰爭也處於勝利的前夜,戰後中國的去向問題急迫地擺在國共兩黨麵前。3月,蔣介石拋出《中國之命運》一書,全麵表述了國民黨統治集團的政治觀點和對內對外政策,惡毒咒罵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揚言要在兩年內解決共產黨。這書一出版,國民黨大肆吹捧是什麼“思想的明燈”,“今後努力的指針”。
1945年4月23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所致的開幕詞,赫然以“兩個中國之命運”為題,其中說道:“中國之命運有兩種:一種是有人已經寫了書的;我們這個大會是代表另一種中國之命運,我們也要寫一本書出來。”這本書就是《論聯合政府》。《論聯合政府》是對蔣介石鼓吹的“中國之命運”那個黑暗中國的徹底批判和對我黨所追求的光明中國的係統論述。
這部著作在《新民主主義論》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黨的新民主主義理論。
抗戰時期,毛澤東與蔣介石一來一往的政治爭論,反映了國共兩黨政治思想體係的尖銳對立與鬥爭,代表著引導中國之命運的兩種強大政治力量的嚴重較量。他們的爭論發生在共產黨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義理論、國民黨的法西斯理論也文教、藝術書的腳步書,傳播了知識和文明,它本身的發展,也是文明進步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