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育方法(3 / 3)

亞當斯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遠,也希望他們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標。由於信念是支撐他們前進的動力,亞當斯便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尋找到自己的信仰,朝著信仰的方向不斷前進和發展,這也是作為老師唯一可以給予他們的祝福。

亞當斯結束了自己的教育生涯,開始了新的征程。但是,回顧亞當斯所接受的教育,在他自己眼裏,自己在小學所接受的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沒有效果的教育。如果換作是一名編輯,更談不上任何所謂的教育。

因為沒有人給他們時間讓他們進行教育,他們要花很長的時間為自己的版麵或者讚助尋求出路。同時,他們還要考慮自身的稿件問題,如果他們沒有充足的稿件,自己就必須寫一份評論來填補稿件的空缺。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去增加自己的知識或者充實自己。

可是,亞當斯從教的7年時間中,並沒有寫很多的文章。《北美評論》雜誌更多的是依靠亞當斯的哥哥的文章在繼續支撐和維係。

亞當斯並不喜歡編輯這份工作,因為編輯更多情況下是在為別人服務,而自己無法從中獲取任何利益。

作為編輯,要為自己的報紙生存和文學檔次負責。當找不到別人幫自己擴充版麵的時候,編輯就必須自己寫一些文章,以保證自己的報紙可以按時發出去。

編輯還要幫助自己的雜誌尋找廣告商的讚助,這是雜誌社的主要收入來源。如果一個雜誌社長期沒有廣告商的讚助,那麼,這個雜誌社不會運行很長時間,因為它沒有收入的來源。

如果編輯不能夠找到足夠多的讚助,那麼,這個編輯就是一個十分失敗的編輯,也無法獲得別人的肯定。

亞當斯並不想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他原來喜歡這樣的工作,是因為這份工作可以讓他自由地寫作。

可是,當亞當斯真的處在這個環境中時,才發現自己並不能接受這樣的環境。這裏所有的一切都是亞當斯無法接受的,亞當斯僅僅想創作,沒有其他任何想法。

作為教授,亞當斯有自己的學生可以和自己進行交流和學習,並不斷促進彼此的提升和發展。

然而,做編輯卻是孤獨的,他沒有任何人可以交流,還要為自己的報紙而努力,既要找到讚助,又要保證報社有足夠多的可以發表的文章。

相較於兩者,亞當斯更加喜歡作為作家的自己,可以寫任何自己喜歡的文學和藝術作品,這樣的生活是他想要的。同時,亞當斯每個月也有足夠的資金幫助自己生活。

當亞當斯了解所有的一切後,也意味著亞當斯並不需要再繼續尋找自己的教育。亞當斯已經有足夠的能力,決定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這是亞當斯人生的新起點,他需要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確定自己前進的方向,而這條道路要比原來的道路更好。

一切又回到了1870年,這是亞當斯剛剛身兼兩職的時候,他在哈佛擔任教授,同時還是《北美評論》的編輯。

在一次活動中,亞當斯認識了一幫地理專家,他們的社交範圍十分狹小,僅僅是在自己的圈子之中。亞當斯將《北美評論》帶給了他們,希望這本雜誌可以幫助他們認識當前的環境。

這一年很快地過去了,亞當斯很好地適應了自己雙重身份的工作,並且所有的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好。

他的《北美評論》七月刊被刊登出來,他的工作也都結束了。沒有人對亞當斯的工作進行總結和表彰,但是,亞當斯自己已經感覺到了開心和滿足。亞當斯感覺到了所有人對自己的尊敬,這讓亞當斯獲得了更多的自信和幸福之感。

在假期中,亞當斯和他認識的地理係的那些朋友,一起去參加了緯度圈測量。當活動結束後,亞當斯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學校,開始了自己新一輪的雙職工作。

亞當斯沒有反抗自己的生活,在製度的製約下履行自己的職責,他非常溫順,沒有任何反抗的動機,在軌道中向終點的方向前進。

“亨利·亞當斯的教育啟示”

正確的家教理念,可以讓父母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並遵循這些規律,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使親子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加輕鬆、容易。

所以,父母要積極更新家教理念與方法,避開家教的誤區,敏銳地發現並及時消除那些可能對孩子發展產生障礙的不良因素,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