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育方法(1 / 3)

亞當斯來到了哈佛,他開始追憶自己第一次來到哈佛的場景。當時,亞當斯還是一個孩子,僅僅隻有9歲。

當時,亞當斯是和母親一起來哈佛的,為的是看望自己的姨媽艾弗利特。當時是冬天的一個下午,天氣非常寒冷。他和母親在院長辦公室見到了姨媽,因為姨媽當時就是哈佛的院長。姨媽熱情地接待了亞當斯和他的母親,亞當斯對此記憶非常深刻。

當亞當斯談好一切之後,他開始正式在哈佛入職。

亞當斯向哈佛的工作人員詢問,原來的院長辦公室是否有其他用途。工作人員告訴亞當斯,學院正在為原來的院長辦公室尋找買家,如果亞當斯願意,現在就可以將它租下來。

亞當斯沒有猶豫,他立刻將姨媽原來的客廳和旁邊的房子一起租了下來,樓上就是弟弟布魯克斯在哈佛學習的時候所住的房間。還有一位講師住在亞當斯對麵,他叫登萊特,非常熱愛文學,現在僅僅是哈佛學院的一位普通講師。

還有其他的一些同事,他們都是相同的人,都教授類似的學問。這就是亞當斯的住宿安排,他對此感到非常滿意。

這裏雖然不是非常漂亮、華貴,但是,亞當斯已經非常滿足,至少這裏讓亞當斯感覺非常溫馨和舒適。

在前期工作都完成之後,亞當斯正式投入到哈佛的教學工作中。他沒有一點鬆懈,他用自己的時間為學生備好下一節要講的內容,也希望所有學生都能從課堂上學到真正的知識。

亞當斯不知道自己的授課方式是否正確,他按照自己的思路給學生教授內容,也不知道學生是否可以聽懂。但是,單從備課的角度思考,亞當斯認為十分辛苦,而且有時候他付出了努力,但並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這都讓亞當斯非常不滿意。

亞當斯認為,自己是非常無知的,他不知道應該在課堂上講授一些什麼內容,也不知道講述這些內容的目的是什麼。

亞當斯隻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生活本領,用他們所學的知識在社會的道路上前進和發展。因為,教育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亞當斯並不願意破壞教育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亞當斯希望將曆史作為一個認知,一個前車之鑒或者是工具,讓學生明白這些道理,不要在自己的人生中犯這些錯誤,或者是學會在自己的生活中引用其中對的思想。

亞當斯希望自己的學生在對曆史的學習過程中,都可以找到自己未來的道路和方向,不要和自己一樣,沒有目標和方向。曆史中有很多非常不光彩或者讓人非常不願意相信的事實,沒有任何辦法,教師可以選擇美化曆史或者告訴學生虛假情節。

這些都是亞當斯沒有辦法做到的,他不願意給學生一個虛偽的美化的曆史,更不願意編一些莫名其妙的謊言,欺騙自己的學生。

亞當斯希望讓自己的學生正確麵對人生,正確了解客觀事實。他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學生去背一些編年史,或者花大量的時間去背誦一些毫無意義的內容,這些都不是亞當斯教授學生的原則。

或者,亞當斯可以用一種學說或者理論,幫助自己講解曆史知識。可是,亞當斯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幫助自己進行教學工作。

亞當斯需要教會學生記住這些曆史上所發生的事情以及日期,這是他的工作,他需要完成這項工作目標。亞當斯並不想因為自己而毀壞了學校的聲譽,這也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

在教學過程中,亞當斯隻能告訴學生們好好學習,通過學院的考試。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到社會上尋找自己想要的真相和真理。

在教室,亞當斯隻能夠回答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而不能告訴學生更多的內容。但是,亞當斯想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他必須實行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才能了解每一個學生心目中所想的事情。

亞當斯每次都要對著很多學生講課,每一次都至少有上百人。這麼多學生,要想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這些內容,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是一種幾個世紀以前的授課模式,但是,現在仍在沿用這種模式對學生進行授課。

這種授課模式完全阻隔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聯係,也無法讓學生從中學習到真正的內容。在學生中,也僅僅有很少的學生可以具有很超前的思維能力,這些學生可以很容易就了解老師所講述的內容,並會與其他事情產生關聯。

但是,多數學生基本處於沒有任何反應和任何認知的狀態。這並不是在批評某些學生,任何一個學生都應該得到別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