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薇
近幾年來,電視業界的競爭愈演愈烈。電視訪談節目和許多其他類型的節目一樣,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內受同類型節目之間的擠壓,外受電視市場的競爭壓力。許多業界人士都表達了對電視訪談節目前途的擔憂。如何尋找對應的策略,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電視訪談類節目的當務之急。作為節目的靈魂,電視訪談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處於核心位置,在現場能否駕馭好節目進程,是電視訪談節目成敗的關鍵。
上海電視台體育頻道周播欄目《強強三人組》是一檔訪談類節目,主要定位於做體育人物的專訪,其中《新老女排的對話》一期節目是就新老上海女排的共同點和不同之處進行的對話。播出後引起了許多觀眾的熱評,一些老觀眾認為這檔節目喚起了他們記憶中老女排的身影,很有感觸和共鳴;同時,也使得他們更關注新一代的上海女排。而很多年輕的排球愛好者認為這期節目給他們上了很好的一課,讓他們了解了老女排的曆史和成就。可以說,這檔節目使女排這個特殊的運動群體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筆者作為這檔節目的主持人,有著對排球項目和球隊曆史以及球員非常熟悉的優勢,對節目的駕馭更顯得遊刃有餘。整檔節目結構合理、節奏流暢,講述中既有鼓舞人心的事例,也不乏幽默輕鬆的小片斷。
一、主持人駕馭電視訪談節目現場的原則
我國第一位電視節目主持人沈力在《談主持人的個性形成》中指出:“主持人的最高任務是駕馭節目,要做到能把節目掌握在自己手裏,胸有成竹,運用自如,真正起到靈魂和主宰的作用。”
張錦力在《解密中國電視》中強調:“合格的主持人對節目的作用不是簡單的連接,而是對節目本身的一種協調、引導和加工。……作為主持人,其最本質的要求就是在節目中必須有創造性的表現和發揮,應該駕馭節目而不是被節目駕馭,否則何來主持之說?”駕馭是主持人在節目流程中如何承上啟下的有機組織,是直接展現在觀眾麵前的節目掌控、操作能力,主持人駕馭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節目的成敗。而在訪談類節目的製作過程當中,主持人的駕馭把控能力顯得更重要。
(一)充分做好前期功課
《新老女排的對話》這期節目,主要是針對北京奧運會後女排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以及在這一大背景下,排球聯賽拉開序幕,曾經的五連冠球隊上海女排在經曆了新老交替甚至是降級的陣痛之後,本賽季重新走上巔峰,這一話題既新鮮時效性又強,而且具有女排這個經典話題的代表性。在構思節目時,筆者想到了請來新老兩代女排的隊長,針對話題,穿插著對老女排的回顧以及對女排精神的提煉,使節目不僅對話精彩,而且整個立意和定位也明顯提升。
一旦選擇好采訪對象,就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水均益在《名記者訪談錄》中提到:“應該說這個準備過程沒有什麼竅門,就是笨辦法:掌握盡可能多的材料,盡可能多的信息,做好充分的案頭準備。”在這次專訪之前,盡管作為排球賽事評論員,筆者講解排球比賽有約十年的時間,從排球聯賽到女排大獎賽,從世錦賽到奧運會比賽,大大小小賽事講解了不下兩百場,對於排球的專業知識和上海隊的曆史已經很熟悉了,但是筆者依舊做了大量的案頭工作,再次搜集整理上海隊十年來的聯賽成績,仔細閱讀兩位嘉賓的曆史資料,找到興趣點和相關點,提煉出來,形成一個大致的提綱,整檔節目的主線在準備中逐漸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