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卡爾3歲的時候,他的食物就和我們一模一樣了。簡單的早餐之後,卡爾就要去戶外玩耍,這樣到正餐的時候他胃口就大開了。卡爾從小就被教導不要挑食。在這件事情上,就像在對他的整個教育中,我們把認真和理智的態度融入了對他的愛裏。每天都為他精心地準備新鮮的飯菜。如果遇到卡爾不喜歡吃的食物,我們也會做些讓步,不會強迫他非要多吃某種食物。同時我們也通過編故事舉例子說明偏食造成的不良後果,引導他的注意:如果他不喜歡吃這種食物,他就嚐不到這種食物所帶來的樂趣,而我們以及其他所有人都喜歡吃這種食物。我們對他說:“每次享用這種食物時,我們的內心都充滿了愉悅。但你卻這麼討厭它!來吧,對這種食物習慣了,你就會和我們一樣感到愉悅了!”作為他的父母,我們從不挑食,為他做出了很好的榜樣,用我們的例子來引導他的注意。事實上,在很短的時間後,卡爾就不再挑食了。
下午4點左右,我們會給他一些抹了黃油的麵包,再加一小壺水。從我們講的故事裏,他已經明白了約束內心需要的意義,就經常不加黃油隻吃麵包了。晚上我們會給他一些湯喝,這已經成了晚餐前的慣例,因為這會有助於卡爾早點入睡。
我想不起來卡爾在家裏時因為消化不良生過什麼病。即使他在別人家時,這種事情也絕少發生。主人們會出於所謂的“愛”給卡爾過多的食物。但是隻要他覺得已經吃飽了,就會拒絕這種愛的表示,即使最吸引人的美味擺在他麵前,他也會說“我想我真的吃飽了,謝謝您”。這種表現往往使主人們感到驚訝,甚至生氣。
我敢斷言,這種對卡爾愚蠢的愛,已經發展成對我的怨恨,隻是因為他們看不到,也無法承認,卡爾的拒絕是發自內心的。
“這是違背天性的,”他們會這樣說,“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怎麼可能不喜歡美味!一定是你用嚴厲的手段禁止他吃,或者你一定暗示過他,這個可憐的孩子不得不聽從你的命令!”
這就是他們當著我和卡爾的麵說出來的話。在他們心裏,我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野蠻人。
這些可愛的人們總是很自然地從他們的立場出發,來談什麼“天性”,甚至沒有意識到把完全訴諸感官的孩子培養成為一個高貴的人是教育者的職責,通過理性和習慣引發出人類身上最美好的東西,並加以強化使之成為靈魂的支柱。他們也不知道,在開始撫養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就對他加以適當的教育,把孩子培養成一個高貴的人,也並非一件難事。
通過我們用各種方式對卡爾進行引導,他已經懂得健康的身體和愉快的精神是兩筆最無法估量的財富。我們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來表達對健康身體和愉快精神的讚美,和倘若失去它們有多麼遺憾。“吃太多的人,”我們經常跟他說,“精神就會越來越萎靡,身體感覺會不舒服,甚至會生病。”如果他在某個地方吃得太多,他就會因消化不良難受,不像平時那麼開心,我們也會為他感到難過。我們還會以生動的例子告訴他如果吃得太多不得不遇到很多麻煩,提醒他注意可能的,甚至是更糟糕的結果;提醒他,如果吃得太多,在大好的天氣裏也不能出去玩,不能學習,也不能幫我們幹些家務了;他會注意到,我們也因為他的緣故不能出去散步,這將會錯過一些美好的事物,還要為他擔心。
一個稍稍明白事理的孩子聽到這些話都會感到難過,一定會情不自禁地為自己的輕率行為感到後悔,然後下定決心以後更加小心注意。像“是他們讓我吃的”之類的借口,我們絕不會接受,卡爾也從來不說。
“你要明白,親愛的孩子,比你的需要吃得多,隻會對你造成傷害。你為什麼不聽呢?難道他們會代替你受這些痛苦?去問問他們!但你不能那樣做,他們不可能,也不會代你受這些苦!所以以後要多加小心,遇到這種情況,就要想想我們跟你說的這些話。難道他們比我們更了解你嗎?難道他們會愛你更多一些嗎?親愛的孩子,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是你的父母,你無法想象我們每天有多麼愛你、多麼在乎你。所以,我的孩子,你在別人家吃的東西不花我們一分錢,那為什麼我們如此認真地希望你克製自己的食欲呢?因為那樣隻會傷害你!”
卡爾會被我們的話深深打動,他給我們一個擁抱,鄭重地答應我們,以後一定會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按照慣例,我們還會講一兩個故事,這對達成我們的教育目的可以說是屢試不爽。我們還從現實生活中引用一些例子,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有些家庭孩子飲食過度是很常見的現象,因為那些父母隻知道貪圖口腹之欲,殊不知還有更高級的享受。我們喜歡舉一些他熟悉的、有文化的家庭發生的例子,尤其是他認識的小夥伴或者他熟悉的朋友。
離我們家不遠處住著一位牧師,我們暫且以“F”來稱呼他的兒子吧。我第一次去他家看見這孩子的時候,他才1歲。這孩子實在可愛,我在回家的路上對妻子說:“這孩子如好好教育定能成才!”
沒過多久,大人們就稱呼這孩子為“金童”“爸爸的寶貝兒”“媽媽的寶貝兒”,不久我就確信這個孩子不會被培養成才了。他被喂成了一個大胖子。而他的母親卻常常在我們麵前炫耀,為這個“小肉球”沾沾自喜。我真為這個孩子感到焦慮,忍不住向他母親說明吃得太好的孩子麵臨著種種危險。
她卻帶著一副了然於胸的樣子對我笑笑。孩子的父親則揚揚自得地指著其他9個孩子,說他們都是這樣養大的。我隻能保持沉默。
我的擔憂終於變成了現實。這孩子時不時地受吃太多的苦,長得越來越不好看,還要遭受劇烈牙痛的折磨,他得過各種各樣的兒童疾病,經常有瀕臨死亡的危險。還好,他的父母身體非常健康,使得他盡管飽受痛苦卻還是活了下來。
這個孩子八九歲的時候,我每次看到他都忍不住很難過——他個子矮小,臃腫不堪,還長著一顆非常大的腦袋,臉上布滿了天花痘印,五官也不端正,眼光黯淡,言語遲鈍。
人們總是把人性尊嚴踩在腳底下,這實在太令人痛心了。這個小家夥根本沒有時間進行理性的思考——他所有的時間都忙著消化了。因此他的智力狀況著實令人擔憂,但他自己對此還一無所知。在他就讀的鄉村學校,他總是落後於其他農民的孩子,隻是因為他是牧師的兒子受到孩子們的尊重,他還自我感覺良好。
我完全相信每個節日他都忙著暴飲暴食,有一次剛過聖誕節,我在路上碰上了他的一個哥哥,我問道:“家裏人情況怎麼樣?都還好吧?”
“是的,很好,謝謝您。”
“聽說F生病了,是嗎?”
“他是生病了,可是您是怎麼知道的呢?”
“哦,是因為聖誕節剛過去啊!”
那些富有同情心的人能從我的語言中體會到我有多麼難過。但是我並不是妄自揣測,因為他哥哥小時候也吃得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