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兒子是怎樣成為少年學者的(3 / 3)

他三四歲的時候,就能更頻繁地來往於這些地方了,他對所見所聞的印象也更深刻、理解也更清晰,他的知識麵也得到了拓展。當然他也看到了更為重要和更為有趣的事情。他3歲時就在萊比錫住了8個星期,四五歲時跟隨我到過馬格德堡、哈爾伯施塔特、薩爾茨堡、施騰達爾,還到過曼斯菲爾地區、哈慈山區等。他看到了各種類型的社會生活,很多東西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熟悉了音樂會、戲劇和歌劇,看到了水車、風車、獅子、鴕鳥、鼴鼠、蝙蝠,也熟悉了鹽礦和蒸汽機、鄉村市場和萊比錫的集市,熟悉了挖掘洞穴和礦井,熟悉了上流社會,也看到了可憐的臨時工的小屋,看到了舞池也看到了停屍床。

他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樣,僅僅用眼睛看到事物的表麵,他所理解到的更為全麵深刻,甚至比成年人更加深入。那是因為我和他母親經常與他一起討論,或者說我們故意在他在場的時候討論,並經常問他是否注意到了這個或那個,他是否感興趣等。他很快就習慣了重複和討論他所看到的、聽到的,而且有時還主動詢問我們,向我們講起,甚至反駁我們。

卡爾5歲的時候,就隨我一起去了波茨坦、柏林、普列格尼茨,經過長途跋涉,從梅克倫堡來到羅斯托克、瓦爾納明德和多波倫。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裏去了海邊,了解海上人們做生意和航海的狀況。接著還路過路德維希魯斯特,在阿爾特馬克的村莊裏住了好幾個星期。所到之處,不管是何種社交圈子和行政區域,人們都把卡爾當作自己心愛的孩子一樣對待。人們十分喜歡這個問題多多的小家夥,並樂於告訴他一些新信息。這樣,就為他積累豐富的語言和其他知識奠定了基礎,而這些是我們成年人中也不常有的。

我必須強調一點,隻要他的父母知道什麼是對的,他就不會產生錯誤的認識和偏頗的想法。如果我們缺乏足夠準確的信息,那我們就必須向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請教。

卡爾6歲的時候,我帶著他在德累斯頓住了6個星期,使他熟悉了當地美麗的自然風光,特別是那裏的藝術珍寶。並通過當時和後來不斷的觀察和反複的討論來提高他的品位。在萊比錫、波茨坦和柏林,或者所有能見到美麗事物的地方,為了避免他因為孩子氣而喜歡上色彩明豔的圖畫,我開始警告他這樣的圖畫是沒有價值的。在參觀德累斯頓藝術畫廊的時候,尤其是在意大利廳欣賞那些古老的文物和古董時,我特別提醒他要注意這一點,並向他詳細講解。從那以後,我就再也沒有從他那裏聽到過在藝術方麵有任何愚蠢的判斷和認識。而這種愚蠢的觀點我們卻常常聽到,甚至會從成年人那裏經常聽到。

居住在德累斯頓期間,隻要天氣晴朗,我們就去參觀普勞斯謝爾、格倫德、莎蘭德和整個撒克遜瑞士地區。以前我不止一次到過這些地方,目睹了美麗的景色,這次還帶著一本書,身旁有一個向導,因此我們不會錯過任何東西,也不會走馬觀花式的瀏覽。這些天堂般的景色對一個成年人而言已經是豐富多彩,對於一個6歲的孩子而言更是美不勝收。這些美麗的地方包括沙安鐸和洛曼、萊布施勒和奧瓦爾德、庫斯托爾、普羅比施塔、巴斯琴、施托爾佩、溫納伯格、庫尼格施太因、利林施太因、鬆恩施塔恩和波爾斯尼茨等。

在上述地方看到的東西,我們都把正確的名字告訴卡爾,並教他正確的發音,還與他交流對這些地方的看法。我們的向導、朋友、熟人與他和我交流想法和觀點。卡爾不僅把這一切都告訴他的媽媽和他在梅爾茨堡、哈雷和萊比錫的朋友,還把他的感受寫信告訴在遠方的朋友。這樣,在他的能力範圍內,他能盡情、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樣做的效果比人們想象的要好得多。因為一個人對事物的名稱和特點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更好地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別人,他所積累和掌握的知識儲備就越豐富,他就越能讓自己去“尋找、比較、鑒別、分析、摒棄或選擇,也就是,邊工作邊思考”。一個人思考得越多,他就越會思考。因此,如果我們能讓孩子知道,在做事或說話之前首先認真思考的話,他的收獲將是不可估量的。

一個習慣思考的孩子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對於一個特殊的課題,可能一開始他會覺得有困難,但他會習慣性地希望去了解它(我認為教育得當的孩子“不得不去弄明白”),至少他會嚐試記住他所不能理解的,並悄悄地下功夫,以便搞清楚那些對他來說難懂的問題。他會向別人請教,調查、傾聽與之相關的事情。他可能會讀到一些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從中得到啟發,來幫助他理解之前沒有弄懂的問題。現在他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新的活動當中。他刻苦地閱讀,向他的父母、老師、朋友請教。總之,他從不停息,他奮力衝破無知的波浪不斷前進,直到抵達開滿鮮花的光明彼岸。

觀察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孩子如果能在較早的時候就熟悉很多事物,對事物的名稱和特點都能了解,能夠很容易地表達對它們的正確看法,養成全神貫注地傾聽別人談話的好習慣。在整個過程中,他不知疲倦,也不會哈欠連天,不會表現出那種愚蠢的、孩子氣的、不動腦筋的專注。當他理解了大部分談話內容的時候,就會對這個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有什麼他不能理解的,他的興趣會更濃厚,因為那些內容對他來說是新鮮的,他希望弄懂它。他的這種慣性活動不會停止,直到這個問題徹底解決為止。

一個孩子在6年、8年或10年裏,也就是3650天,按每天10個小時計算,那就是36500小時。可以想象,如果每一次談話時我們能教給他更多的東西,那麼他學到的東西將不可估量。

我堅信,隻要我們知道正確的方法,並且能夠並願意去嚐試,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可能會培養成一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