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節.現代漢語論爭[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9.
王景萍.“並”的語義分析及其與“並且、而且”的異同[J].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9(3).
王了一.漢語語法綱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王全智.也談連接、連貫與關聯[J].外語學刊,2002(2).
王維賢.複句和關聯詞語[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3(1).
王維賢.論“轉折”[A].邏輯與語言研究(二)[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王維賢.邏輯與語法[A].呂叔湘等著馬慶株編.語法研究方法論[C].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王維賢.現代漢語複句研究[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王維賢.語法學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王維賢.邏輯與語法[A].呂叔湘等著,馬慶株編.漢語研究方法論[C],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214.
王希傑.漢語修辭學(修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文旭.國外認知語言學研究綜觀[J].外國語,1999(1)
文旭.《語法化》簡介[J].當代語言學,1998(3).
吳春仙.反而”句的語義邏輯分析[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4).
吳啟主.漢語構件語篇學[M].長沙:嶽鹿書社,2001.
吳世雄、陳維振.論語義範疇的家族相似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4).
吳為章、田小琳.漢語句群[J].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項開喜.事物的突顯性與標記詞“大”[J].漢語學習,1998(1).
肖直、餘魯.談遞進關係[J].語文學習,1959(2).
肖奚強.略論“除了……以外”與“都”、“還”的搭配規則[J].南京師大學報,1996(2).
肖奚強.“除了”句式句法語義分析[J].漢語學習,2004(2).
謝奇勇.漢語複句理論辨流[J].湘潭師院學報,1999(4).
謝信一.漢語中的時間意象[A].戴浩一、薛鳳生主編.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C].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
邢福義.反遞句式[J].中國語文,1986(1).
邢福義.複句與關係詞語[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
邢福義.漢語複句格式對複句語義關係的反製約[J].中國語文,1991(1).
邢福義.漢語複句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邢福義.漢語語法學[M].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2000
邢福義.語法問題發掘集[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邢福義.語法問題探討集[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熊學亮.認知語用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徐逢春.遞進句式的語義、語用考察[J].浙江樹人學報,2001(3).
徐逢春.這些句子中的“而且”都應改為“反而”[J].漢語學習,2002(6).
徐逢春.“不但……而且”錯誤用法舉例[J].漢語學習,2002(6).
徐赳赳,Jonathan J.Webster.複句研究和修辭結構理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4).
徐赳赳.敘述文中“他”的話語分析[J].中國語文,1990(5).
徐烈炯劉丹青.焦點與背景、話題及漢語“連”字句[J].中國語文,1998(4).
徐烈炯.導讀當代句法理論通覽(Mark Baltin and Chris Collins)[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布萊克韋爾出版社,2001.
徐陽春.遞進句式的語義、語用考察[J].浙江樹人學報,2001(3).
亞裏士多德[古希臘]方書春譯.範疇篇解釋篇[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亞裏士多德[古希臘].範疇篇解釋篇[M].方書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亞裏士多德[古希臘].吳壽彭譯.形而上學[M].商務印書館,1959.
楊忠、張紹傑.認知語言學中的類典型論[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2).
楊樹達.高等國文法[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葉景烈.用於多重複句的關聯詞語[J].語文學習,1998(1).
殷誌平.“除了…以外”的語義辨析[J].漢語學習,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