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特殊遞進句研究(下)(7)(2 / 2)

據我們掌握的已有的資料來看,在漢代的時候,“甚”和“至”就已經連用了。但是“甚”還是副詞,“甚至”仍是短語。例如:

(1)孔子葬母於防,既而雨甚至,防墓崩。(漢《論衡》)

例(1)“甚至”的意思是“下得很大,到來了”。

到了晉代,仍是短語。例如:

(2)鎮西謝尚所乘馬忽死,憂惱甚至。(晉《搜神記》)

例(2)“甚至”的意思是“(憂惱)很多一齊湧來”。

到了元代,“甚至”已經有了副詞的用法,但還沒有轉化為連詞。例如:

(3)元統間,杭州監倉宋監納者,嚐客大都,求功名不遂,甚至窮窘。(元《南村輟耕錄》)

(4)有子三歲,愛惜甚至。(元《南村輟耕錄》)

例(3)“甚至”的意思是“甚而至於”。例(4)“甚至”意思是“(愛惜)得很”。

作為連詞大量出現的是到了明代以後。例如:

(5)自今士夫欲倚權門,先交歡僮仆,甚至投刺稱號,卒以此敗。(明《晏林子》)

(6)前代文武官皆得用官妓,今挾妓宿娼有禁,甚至罷職不敘。(明《賢奕編》)

(7)郭興言疏略雲:“魏忠賢矯傳中旨,令各部該司,閱視工程。每至工所,大言無忌,非曰某官當外轉,某官當留用,則曰某兵馬當調遣,某錢糧當那借。甚至當以票紅本帶出,從閣臣改票。”(明《玉鏡新譚》)

例(5)、例(6)、例(7)“甚至”的意思是“甚而至於”,與當今的意思“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進一層的意思)”已經比較接近了。

到了清代,作為副詞和作為連詞的“甚至”並行運用。這在《日知錄》同一部著作中有所顯示:

(8)至是其母卒,時已除奔喪之製,德文懇請甚至,上特憐而許之。(清《日知錄》)

(9)聞久住客邸者,日有所費,甚至空乏,假貸於人,其元之弊政,此亦一端。(清《日知錄》)

例(8)“甚至”意思是“非常”,是副詞。例(9)“甚至”的意思與當今“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進一層的意思)”基本相同了。

在清代其它的著作中已經有了多種用法。例如:

(10)年四十餘,生一子,溺愛甚至。(《聊齋誌異》)

(11)想父母在家,若隻管思念女兒,竟不能見,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錮,不能使其遂天倫之願,亦大傷天和之事。(《紅樓夢》)

例(10)“甚至”意思是“得非常(厲害)”,是副詞。例(11)“甚至”的意思與當今“提出突出的事例(有更進一層的意思)”基本相同了。

7.2真實文本統計“甚至”作為連詞和副詞的使用表顯示如下:

作品 副詞 連詞

《紅樓夢》28 0 28

《金瓶梅》2 0 2

《今古奇觀》3 0 3

《搜神記》 1 0

《鏡花緣》14 0 14

《聊齋誌異》10 8 2

《世說新語》3 3 0

《初刻拍案驚奇》2 0 2

《二刻拍岸驚奇》2 0 2

到了清代,“甚至”已經和“不但…,並且…”連用,形成多級遞進格式。例如:

(12)倘不下腰,不下氣,一股力氣全堆胸前,久而久之,不但氣喘心跳,並且胸前還要發痛,甚至弄成勞傷之症。(《鏡花緣》)

到了民國以後,甚至就和“不憚”連用,表示遞進。例如:

(13)國朝沈歸愚尚書有曰:“昔歐陽文忠公之好士也,士有一言之合乎道,不憚數千裏求之。甚至過於士之求公。”

由以上可以看出“甚至”的語法化曆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由短語發展為副詞,由副詞發展為連詞。“甚至”完成由短語至副詞,最後成為連詞,經曆了從明至近代約500年,其語義的發展軌跡也十分明顯:“甚而至於——特別是——至於”。

2、這一過程是由“非常”與“到”兩個詞“雨甚至”“憂惱甚至”逐漸發展變化為副詞,“甚而至於”、“甚至窮窘”,最後發展為連詞“這種病不但在山區流行,甚至在大城市也時有發生。”

3、由“不僅…,甚至…”二級句,發展為“不但A,而且B,甚至…”這種三級遞進範疇的標準句式。這種句式使範疇化的語義表達的容量更為擴大,遞進範疇也更為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