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的作用:
1、凸顯有特點的事物與事情;量最小、程度加深、主客觀轉移、多項強調、多層遞進。
2、跳躍:跨越“行為階段”的直接反饋、不同語義序列、語義褒貶等。
3、順向發展:按順向方發展,隻是稍微超越了一點中性與微貶界限,直接將“態度”實現為行為,
4.3極致甲乙兩部分都不是客觀陳述,也不是具有循序漸進基礎的遞升或遞降,而是推到極致。如:
(7)不論當時或今天來看,我都認為我們當時是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人民大覺醒並起而抗爭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對人的考驗又是極為嚴峻的甚至是嚴酷的。(《火鳳凰》)
(8)他開車的動作很熟練,甚至可以說是漂亮。(安頓《絕對隱私》)
(9)我自己也知道我不講理,甚至可以說是跋扈。(安頓《絕對隱私》)
(10)也不想看到電視上有兩個人親親熱熱的鏡頭,也不想見同學和朋友,所有幸福美滿的我都不願意看見,甚至於憎恨。(安頓《絕對隱私》)
例(7)解讀對象“時代對人的考驗”直接出現在句中,“嚴峻”是主觀認識,“嚴酷”達到極致的推論。相關環節為:“常規認識[嚴峻]<極致推論[嚴酷]”。用“甚至”連接由主觀認識推論到極致,由此構成主觀極致推論遞進。例(8)解讀對象“評價開車動作”,“評價”沒有直接出現在句中,“熟練”是符合常理的主觀評價,“漂亮”是達到極致的評價。相關環節為:“常規評價[熟練]<極致推論[漂亮]”。用“甚至可以說是”連接,就由常規評價推論到極致,由此構成主觀極致推論遞進。例(9)解讀對象“自我行為評價”沒有直接出現在前一小句中,“不講理”是符合常理的對自己的主觀評價,“跋扈”是達到極致的自我評價。相關環節為:“常規評價[不講理]<極致推論[跋扈]”。用“甚至可以說是”連接就由常規評價推論到極致,由此構成主觀極致推論遞進。例(10)解讀對象“我所不想、不願意看到的”都間接出現在各個小句中,“電視上有兩個人親親熱熱的鏡頭”“不想看”是據實介紹;“同學和朋友”“不想見”是自我感受;“所有幸福美滿的”“不願意看見”是進一步地抽象;“憎恨[所有幸福美滿的]”是達到極致的歸納總結。相關環節為:“據實介紹[不想看]<自我感受[不想見]<進一步抽象[不願意看見]<極致推論[憎恨]”。用“甚至於”連接就由據實介紹逐步推論到極致,由此構成主觀極致推論遞進。
總結以上對“甚至”語義平麵分析,發現“甚至”除了句法上有連接功能外,也有表義功能,連接與表義功能的相互作用,使得“甚至”的用法相對複雜,作用也相對多樣化。其語義特點有以下幾個:
1、凸顯作用(1)凸顯有特點的事物與事情;(2)凸顯最小量、最大量的事物;(3)程度加深;(4)主客觀轉移;(5)多項強調;(6)多層遞進。
2、跳躍作用(1)跨越“行為階段”的直接反饋實現遞進;(2)跨越不同語義序列實現遞進;(3)跨越語義褒貶序列實現遞進。
3、順向發展作用(1)按順向發展,稍微偏離褒貶界限的順向發展;(2)直接將“態度”實現為行為的順向發展。
4、極致類推作用(1)主觀認識極致推論;(2)常規評價極致推論;(3)據實介紹起步極致推論。
五、語用層級看“甚至”的預設
5.1“甚至+X”對語境的依賴性事物由於具有某一典型特征成為人們觀念中以至言談話語中的突顯性成分。這一典型特征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人的認知基礎聯係在一起的。如果離開特定的認知心理和特定的話語背景,事物的特征往往是非常模糊的。
但是由於量的大小並不是絕對的,由於考察範圍和角度的不同,對同一對象可以得出不同的判斷,表現出相對性和非客觀性。例如:“博士>碩士”、“碩士>本科”、“本科>專科”。即在一個以博士為主體的環境中,碩士處於較低的等級;在一個以本科生為主體的環境中,碩士處於較高的等級;在一個以專科生為主體的環境中本科生則處於較高等級。
這種對同一對象做出的不同價值判斷,反映出說話人認知範圍和認知角度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