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遞進的有標記和無標記(4)(2 / 3)

1.2三個層麵語法研究又分三個層麵:句法平麵,語義平麵和語用平麵。語法研究中的句法平麵是指對句子進行句法分析,主要分析詞語與詞語之間所具有的關係;語義平麵就是對句子進行語義分析,主要分析詞語與客觀事物之間的關係;語用平麵是指對句子的語用進行分析,主要分析詞語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根據語法的構成和語法研究的三個層麵我們來尋找構成遞進的表達手段。

無標記遞進體沒有關聯詞語連接,所以主要通過詞彙、語法和語境三種手段來表達,還可以輔以語音手段來表達。詞彙手段可以從各類不同的實詞的意義上來顯示;句法的主要通過特定的句子格式等手段來進行表達;語境手段主要依靠上下文或者前言後語來體現。

二、詞彙手段

2.1數無標記遞進表達主要是通過各類實詞的意義來顯示數量多少、範圍大小、距離遠近、程度深淺以達到客觀遞進的效果。通過數的大小梯度排列實現遞進關係。如:

(1)聲音開始是一個人的,以後變成幾個人的,再以後變成幾十個、幾百個人的了。這口號聲越來越洪大,越壯烈,越激昂,好像整個宇宙全充滿了這高亢的英勇的呼聲。(楊沫《青春之歌》)

(2)欒超家吊在石壁懸崖的半腰,手握大繩,腳蹬岩壁,象一個抽絲的蜘蛛,向下攀去。當繩子完全放盡,他又腳跐岩壁,向奶頭山相反的方向攀去。戰士們的心亂跳,幾十隻眼睛盯著對麵伸過來的那棵大樹——欒超家未來的著落點。一秒鍾,十秒鍾,一分鍾,三分鍾……

“三分四十秒。”劍波瞅著他的夜光表。他的心也跳得非常厲害。(曲波《林海雪原》)

例(1)數量梯度:“一<幾<幾十<幾百”由此排列形成由少到多的數量梯度從而實現遞進。例(2)數量梯度:“一秒<十秒<一分<三分”由此排列形成遞進。可見遞進的表達主要是語義起作用,而形式則可以自由或相對自由。

2.2量主要是通過量詞的梯度排列來表達。如:

(3)興高采烈的姑娘們和小夥子們,都擁上前來,把一碗碗一盒盒一桶桶帶著美好祝願的清水,潑在總理身上。

(4)記得那次路過西長安街,我竟挪不動腳步——路旁的花畦裏,一溜兒開著繁花:濃綠的葉子,淡紅的花兒,直開得成串,成團,成堆,成陣,現出一種讓人目不暇接的氣派來。(韓少華《“杏花村”隨想》)

(5)敬愛的周總理啊,如果能用我們來換取你一年、一月、一日,哪怕是一分鍾的複生,我們將爭先恐後地獻出我們的生命。(《天安門詩抄》)

例(3)就一般情況而言,盛水器具的量度差比:“碗<盒<桶”由此排列可實現遞進,如顛倒順序“一碗碗、一桶桶、一盒盒”則不能構成遞進。例(4)差比:“串<團<堆<陣”按序排列就實現了遞進。例(5)“年>月>日>分”順序實現為遞減,即反向遞進。

2.3體與麵通過名詞及名詞性短語所反映客觀世界物質的體積、麵積大小等。如:

(6)不過要讀者容易接受,也還得靠好的表現形式,還得在布局上、邏輯上、修辭上再花些工夫,才能使文章的每一句、每一段、一直到全篇,一下子打進讀者的腦筋。(何其芳《談修改文章》)

(7)他一直是魂思夢想著打飛機,眼前飛過一隻燕,一隻麻雀,一隻蝴蝶,一隻蜻蜓,他都要拿槍瞄準。(鄭直:《激戰無名川》)

(8)但被幾陣的自來水的衝洗,街血也便隨了染成紅色的水,流到溝中,流到黃浦江中,流到大海中,而不見什麼痕跡。(鄭振鐸《六月一日》)

例(6)客觀世界所指物的大小:“句<段<篇”是小到大一層層遞升的,如此排列實現遞升型遞進。例(7)一般來說最典型的體積:“燕>麻雀>蝴蝶>蜻蜓”。如此排列是體積由大到小的遞降,從而實現反向遞進。例(8)“溝<黃浦江<大海”是範圍的遞增,如此排列實現空間麵積的遞進。

2.4程度性狀的不同程度,即通過形容詞及形容詞性短語來表示性質的變化從而實現遞進。如:

(9)外出三兩月,想它便想得心慌、心疼、心醉。可以說,我和小島基本形影不離,但我不敢說,小島最美的地方我都已染足。(舒婷《迷路的故事》)

(10)我開始在這亂哄哄的機艙裏尋找一個人,一個即使是深處絕境仍然能夠憑著真正的勇氣和偉大的信念始終保持鎮定和沉著的人。(《讀者》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