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遞進的含義和特征(2)(2 / 3)

共用成分——這件事情

——造成不利的影響

例(18)可以分解為:

她說他在家裏會有壓抑的感覺——基事

她說他在家裏會有窒息的感覺——遞事

共用成分——她說

——他在家裏

——會有

——感覺

例(19)可以分解為:

內容好的歌曲是大家喜愛的——基事

韻律美的歌曲是大家喜愛的——遞事

共用成分——歌曲

——是大家喜愛的

例(20)可以分解為:

他說得清楚——基事

他說得流利——遞事

共用成分——他

——說

從上麵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基事、遞事與共用成分是構成遞進單句的基本條件,也是由遞進複句最終與別的相關語言單位構成遞進範疇的基本要件。

2、句際間的遞進體基事和遞事的句法功能

句際間的遞進體,其中的基事和遞事的句法功能充當的是複句的分句或者句群的小句。

1)充當複句中分句的基事和遞事

(21)他不僅是個誠實的人,(他)而且是個靈魂高尚美麗的人。(魏巍《火鳳凰》)(省略主語)

(22)田秀才隨即召見黑娃,不僅不要彩禮,反倒貼(彩禮)。(陳忠實《白鹿原》)(省略賓語)

(23)方升不僅不惱(他),(方升)反而更加器重他的品格。(陳忠實《白鹿原》)(省略主語和賓語)

例(21)的基事是“誠實的人”而遞事是“靈魂高尚美麗的人”二者在語義上構成了基事與遞事差。例(22)的基事是“不要彩禮”,遞事是“反倒貼(彩禮)”這在語義上構成了基事與遞事的語義差。加上形式標記“不僅A,而且B”更加明顯。例(23)的“不惱”與“更加器重”之間也有語義差,這也是構成遞進範疇的基礎。

這三例複句都是由分句充當基事和遞事,而且在表述中都有成分的省略。

充當複句分句的基事和遞事在句法上往往表現為承前或蒙後省略主語、謂語、賓語等共有成分。也有不省略的。這時往往帶有強調的作用。例如:

(24)老張買李靜全出於強迫,不但他毀了一個好女子,他也要了李靜的叔父的命。(老舍《老張的哲學》)

例(24)的基事是“毀了一個好女子”而遞事是“要了李靜的叔父的命”二者在語義上構成了基事與遞事的語義差。

2)充當句群中小句的基事和遞事

(25)工作條件很差!疾病嚴重!!生命垂危!!!。

(26)他對許淑彬說:萬萬沒有想到,總理會這麼快來看望我們。更沒有想到,總理懂得地質,很精通!(徐遲《地質之光》)

例(25)的基事是“條件很差”,而“疾病嚴重”、“生命垂危”兩項構成了遞事,這在語義上構成了基事與遞事的語義差。由於基事、遞事的語義差十分明顯不用標記。例(26)基事“總理來看望我們”和遞事“總理懂得地質”,“很精通”之間也有語義差,這也是構成遞進範疇的基礎。

3、段落間的遞進體基事和遞事的句法功能

基事和遞事是充當段落的作用。例如:

(27)戰爭的規律——這是任何指導戰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革命戰爭的規律——這是任何指導革命戰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這是任何指導中國革命戰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例(27)的基事是“戰爭的規律”,遞事是“革命戰爭的規律”、“中國革命戰爭的規律”。

1.4基點和遞進點基事和遞事的焦點成分——基點和遞進點。這是遞進範疇中比較重要的概念。

1、提取和省略提取和省略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具有共同的句法成分,在表達時可以提取合並,這樣就使得語言簡潔、經濟、富於變化。這就出現了提取同類項的現象。例如:

(28)不但所有的學生,而且所有的教師都參加了這次上街宣傳“青少年遠離毒品”的活動。

(29)這件事情不但可能而且已經造成不利的影響。

(30)不僅北京路幼兒園,全市幼兒園都不再有滑梯這種東西。(鐵凝《午後懸崖》)

例(28)提取的是“學生”與“所有的教師”,省略的是“參加了這次上街宣傳‘青少年遠離毒品’的活動”。例(29)提取的是“可能”與“已經”,省略的是“造成不利的影響”。例(30)提取的是“北京路幼兒園”與“全市幼兒園”,省略的是“不再有滑梯這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