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
(3)a.空氣中濕度增高,東西容易黴變。(張斌用例)
b空氣中濕度增高,於是東西容易黴變。
c因為空氣中濕度增高,所以東西容易黴變。
e.如果空氣中濕度增高,那麼東西容易黴變。
f.隻要空氣中濕度增高,東西就容易黴變。
g.隻有空氣中濕度增高,東西才容易黴變。
f.不但空氣中濕度增高,而且東西容易黴變。
例(2)因為“出才子”與“出佳人”都是好現象,與之相近的有“出優質物品”、“出偉才”、“出奇珍異寶”等等,如果是“出妖怪”、“出奸賊”、“出怪病”則是與之相反的現象,從總體上說是又出產一個類別,因此在語義上有擴大,在層級上有差距,也就是產生了遞進。“才子”與“佳人”也可以並列,但不能是轉折與因果。
而例(3)“空氣中濕度增高”與“東西容易黴變”在語義上有密切聯係,至於是沒有實現的假設、條件,還是已經實現的並列、順承、因果等等關係,但在語義都沒有擴大,也不存在層級上的差距,因此不能形成遞進關係,也不能進入遞進範疇。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對於遞進的理解,從各個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分析,我們這裏要談的遞進是建立在邏輯基礎上的,以認知為基礎的語法學意義上的遞進,當然在分析時,還要受到語用條件的製約。
第二節遞進的特征
遞進作為一種語義關係範疇,不僅有其句法上的特征,而且也有其語義上的特征。
一、遞進的句法特征
1.1遞進體的構成成分具有遞進意義的句法結構體我們叫做遞進體。遞進體可以是短語、單句、複句,也可以是句群、段落、篇章等。遞進體的構成一般由基事A和遞事B兩部分構成。還可以由兩個以上的部分組成的多級遞進體:基事A,遞事B,遞事C(遞事B成為兼事)等。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把多級遞進體從遞進體中分離出來做專門研究,沒有特別強調的分析都是以最簡式的遞進結構體作為研究對象,即隻有基事項A和遞事項B構成的遞進體。
1.2基事和遞事的構成充當基事和遞事成分的語言單位一般來講是一致的,即具有共同性質的語言單位:詞、短語、句子、段落。
1、由詞構成的基事和遞事
(1)我們擁有了一片熱土——不盡的人才將在這裏萌芽、抽枝、拔節、結果。(《大公報》1994、9)
(2)陳紅深愛丈夫:我對他不但尊敬,而且崇拜。
例(1)“萌芽”是基事,“抽枝”、“拔節”、“結果”是遞事,因為“萌芽”是基礎,是後麵一係列發展變化的起點,沒有“萌芽”後麵的一切都談不上,因此“萌芽”是基事。例(2)中“尊敬”是基事,“崇拜”是遞事。因為“崇拜”在意義上程度更深一些,是“尊敬”的必然發展。這兩例都是用詞作為基事和遞事的。
2、由短語構成的基事和遞事
(3)伊拉克人會認為自己沒有遇到好鄰居,在對外打仗的時候它們不但不幫助自己,反而搶奪自己的石油資源...(網上例子)
(4)他是屬於年輕力壯,而且自己有車的那一類。(老舍《駱駝祥子》)
例(3)“不幫助自己”是基事,而“搶奪自己的石油資源”是遞事。因為“不幫助自己”僅僅是沒有提供益處而已,並不造成對自己的損害,而“搶奪自己的石油資源”則是對自己有嚴重的損害,因此在程度上要深得多,是遞事。這兩者都是由短語構成的。例(4)“年輕力壯”是基事,指身體狀況優良;“自己有車”是遞事,指除身體狀況優良以外還有財產。
3、由句子構成的基事和遞事
(5)王孫待要向回退縮時,一看那房門是洞開的,由外向裏看得清清楚楚,不但陳東海在這裏,小南也在這裏。(《美人恩》)
(6)不但馬銳噴有煩言,街坊四鄰也側目而視。(王朔《我是你爸爸》)
(7)這個新秩序,不僅給中國人民造成災難,也給日本人民造成很深的痛苦。(《火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