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法是創新思維方法之一,是指人們在進行創新思維,尋找最佳思維結論時,由於思路受到其他事物已知特性的啟發,便聯想到自己正在尋求的與思維結論相似和相關的東西,從而把二者結合起來,達到和實現以此釋彼目的的方法。相關方法的運用要依賴於較強的聯想力。
相關性方法得以成立,是以事物間存有普遍聯係這一客觀事實為根據的。由於事物間普遍聯係,因而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事物的解決,往往影響到周圍的眾多事物。例如環境問題,它不單單是某個人、某個單位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麵對的生存空間的境況問題。因而,一定空間範圍內某個人、某單位對環境的破壞,必殃及其他人、其他單位,同樣,某個人、某個單位對環境的重視,消除破壞環境的因素,必將使大家共同受益。具體地講,如一個化肥廠每天排除大量廢氣,這廢氣進入空氣中,不僅影響該廠職工的身心健康,也危及鄰近化肥廠的大量居民的身心健康;不僅破壞人們的生存空間,而且還破壞了空氣各元素之間的平衡關係,影響到氣候、農業等。反之,如果該化肥廠在廢氣進入空氣中之前,進行處理,各方麵就會獲益。
正是這種事物間的普遍性,就使得相關性在創新思維活動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領導活動中,作為一名領導,他所處理的問題帶有全麵性,他應用的方法、研究問題的角度也應是全麵的。他要利用相關方法,把許多問題、許多學科融進自己的視野之中。比如,係統科學起源於自然科學,最早也應用於自然科學。後來,隨著世界的係統化;領導者把係統科學同領導科學、管理科學結合起來,運用於領導方法之中,建立了係統領導學;再如,環境問題、倫理問題、社會價值問題日益引起重視,同原本無多大聯係的經濟學之間的關係日益加強,正是基於此,領導者和領導科學研究者就把環境、倫理、社會價值等學科或問題運用於經濟決策之中,出現了環境倫理學、經濟倫理學、環境經濟學、經濟的社會價值問題等新學科和新問題。而上述新學科的出現、新問題的解決,就是領導者運用相關方法進行思維的成果。
要把相關方法靈活運用於自己的創新思維活動中,也非一件易事。它要求我們大力培養洞察事物間相關性的能力,善於抓住事物的本質和問題的關鍵,善於對自己所思考的內容進行要素分類和分解,提高見此思彼、以此釋彼的能力。否則,思維單一,僅限於自己眼前的問題上,對周圍問題熟視無睹,是不可能獲得創新思維方法的。
二、利用正向思維法
所謂正向思維法,就是人們在創新思維活動中,沿襲某些常規去分析問題,按事物發展的進程進行思考、推測,是一種從已知進到未知,通過已知來揭示事物本質的思維方法。這種方法一般隻限於對一種事物的思考。
正向思維法是依據事物都是一個過程這一客觀事實而建立的。任何事物都有產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都從過去走到現在、由現在走向未來。隻要我們能夠把握事物的特性,了解其過去和現在,就可以在已掌握的材料的基礎上,預測其未來。例如,硝煙彌漫了幾年、剛剛停戰的前南斯拉夫內戰,多方參戰、涉及領土和民族獨立等諸多問題,是一場非常複雜的戰爭。但盡管如此,它必有產生的緣由,必有雙方共同感興趣,也是共同爭執的地方,各方之間的軍事力量也是可以估算的。正是在分析了上述問題——戰爭的原因和現實狀況之後,聯合國的調解員及西方一些國家的首腦人物分析、預測其發展趨勢,提出了解決這場戰爭的和平方案。最後前南斯拉夫各方簽署了“代頓和平協議”。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就是一種以正向思維法為主的方法。說“正向思維法為主”,是因為任何一個方法,尤其是解決複雜問題的方法都不是某一種單一的方法,而是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隻不過某一種方法占主導地位罷了。
正向思維方法雖然一次隻限對某一種事物的思考,但它都是在對事物的過去、現在做了充分分析,對事物的發展規律作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提出解決方案,因而它又是一種較深刻的方法,是一種不可忽視的領導工作、科學研究等的方法。例如,在領導工作中,在領導者想了解某一具體問題,對其作出合理解決時,此方法較為有效。大家知道,汽車已成為發達國家的災禍,大量的汽車阻塞、交通事故、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困惑著發達國家,尤其是1994年法國農民罷工,不再以傳統的示威遊行方式進行,而是開車遊行,並把車停放在交通要道,讓車“靜坐”。而要解決此問題,領導者可以增加警力,進行疏通;也可以增修高速公路立交橋,以保暢流;還可以限製車輛上路時間等。但這終究是治標不治本,要想真正解決,就得思考從汽車引入家庭至今,它給人民生活、環境、社會發展、安全等帶來了哪些方便與不便,還將繼續向何方向發展等,即從家庭擁有汽車這件事情本身的產生、發展過程入手,尋求解決辦法。目前,在發達國家已基本達成共識:發展公交事業,提倡公民出入乘公共交通車。這是根本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