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實踐意義的指導思想是上級指示精神與本校實際的有機統一。如:有的職業高中,經過多年的辦學實踐總結概括出的“教學、實驗、經營一體化”和“產學結合,以職養職”的辦學方針;某校校長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提出“麵向全體,保優轉差,使學生榜上有名又腳下有路”的辦學指導思想;等等,這些都是既體現了上級方針、政策的基本精神,又融入了自我實踐的經驗和教訓,是上級指示經過管理者的實踐已經轉化為具有特殊意義的自覺的思想、觀點和信念,不是簡單的形式主義的標簽了。

正確的指導思想是學校管理的靈魂和統帥,一旦確定,就要貫徹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麵,使之成為全校師生員工的主導思想,並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不朝令夕改。同時,管理者又必須善於隨著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及時修正、補充或改變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的性質及其特征決定著管理者製定計劃、研究指導思想時,應遵循以下3條原則:一是學好黨的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領會精神實質、明確方向;二是總結經驗教訓,抓住規律;三是把握現時特點,決定方針。

2.管理目標管理目標是指一個集體的實踐活動,在一定時期內所要達到的某種境地或所要取得的某種成果。

管理目標具有把分散的力量按照一定方向凝聚起來的作用。因此,它首先是一個有方向的量,即向量。所以管理目標的製訂,一要保證目標方向正確;二要有量的大小或對目標有具體描述;三要正確確定作用點的位置,即要明確描述出管理活動的主攻方向或突破口,表明一定時期內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其次,它是一個集合量,是一個集體中多個子目標的集合。因此,它的確定,必須是從上到下,又自下而上地反複協商、討論,最後由領導正確集中的結果,應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願望和切身利益的集中體現,而決不能隻是領導者的主觀願望。再次,管理目標是一種計劃要達到的預計量,雖不能要求它絕對可靠,但也應基本合乎實際,正確體現管理的預見性,是需要與可能、先進與可行的辯證統一。

符合以上三方麵特征的管理目標,才是既具有管理價值,又具有激勵意義的完善的目標。

管理目標的基本構成,應具有以下三個相互關聯的要素:

一是目標方針。是對管理目標的觀念性的描述,又叫觀念性目標,如“苦戰三年,把學校辦成全市一流學校”、“實現學校管理的規範化、標準化、科學化”、“全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等,它一般指出管理活動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方向。

二是目標項目。它規定了目標方針落實的事實範圍或具體方麵,是目標方針的具體化。目標項目要分出主次,抓住關鍵,保證重點突破。

三是目標值。即目標項目在限定的時間內應達到的水準,是目標項目的指標限定或實現程度的具體描述。有了它,才使管理目標有了評價和檢查的標準,是目標落實的依據。因此,目標值的確定既需注意先進可行,又需留有餘地,不宜定得過高過滿。3.任務管理目標確定以後,就需要將其分解轉化為具體任務,按相應的部門或不同的方麵,明確落實事實和責任。因此,任務是管理目標實施的事實和責任保證。

目標和任務是兩個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概念。其聯係在於:目標是任務的完成度,任務是目標的實施內容和責任範圍,因為兩者有聯係,所以才可相互轉化,而這個轉化又表明了兩種管理方式的轉換和兩種管理思想的變革。即從我國傳統的“任務指派式”或“命令指示型”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轉向現代的“目標導向式”或“信任指導型”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前者往往是被動的模糊的管理,多為經驗管理,後者則是主動的明確具體的管理,為現代科學管理。實踐證明,後者比前者更有效,因此,在管理活動中人們往往把任務轉化為目標實施管理。

計劃中具體任務的確定應是,一要有明確的職責範圍;二要有具體的事實內容;三要有限定的時間要求。其中,尤其是事實內容必須是明確的,具體的。過於籠統的口號式的提法不利於執行,應盡力避免。

4.措施措施是完成任務實現目標的手段、方法和途徑,是計劃落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