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編製預測調查表預測調查表一般包括問題欄和應答欄兩部分。問題欄以簡潔準確的語言給出預測問題,必要時給出參考信息。第二輪以後的預測調查表應給出前輪預測結果的統計特性。應答欄要求專家按照預測問題的要求填寫預測意見,一般對一個預測問題要填寫發生概率不同的幾種預測意見。
4.組織調函這是特爾菲預測的實際過程。一般可按4輪進行。①第一輪,僅向預測專家提供預測主題,請專家提出具體的預測問題或事件。預測組織者經彙總整理,提出預測事件一覽表和有關的背景材料,作為第二輪調查表提供給專家。②第二輪,專家對預測調查表中的每個問題作出應答,說明理由,並提供支持自己觀點的論據。預測組織者對專家意見進行統計處理。③預測組織者向專家提供包括第二輪統計結果和主要論據的第三輪調查表,請專家根據這些材料重新填寫預測意見。④預測組織者把第三輪統計結果再次發給專家,請專家根據預測過程的全部資料提出最後的預測意見。預測組織者進行最後的統計分析,得出預測結論。
5.預測結果的統計處理在對每一輪預測意見進行處理時,首先以中位點代表專家預測的集中意見,以上四分點和下四分點代表專家意見的分散程度,應使50%以上的專家意見在上、下四分點所包含的範圍內。
6.撰寫預測結果報告總之,特爾菲法是定性預測中卓有成效的一種方法,它可以廣泛地適用於各個領域、各種層次的預測課題,而處理方法又比較簡單、直觀。
(安文鑄)
三、怎樣製訂學校工作計劃
(一)端正對計劃工作的認識
製訂一個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是學校實施科學管理的前提,也是學校管理科學化、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之一。校長要想製訂一個科學合理的工作計劃,首先必須端正對計劃工作的認識,樹立科學管理的觀點:
1.計劃是管理周期的起始環節它是管理者在正確總結前一管理周期基本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對相繼開始的新的管理周期的具體部署和行動方案;是領導者在新的情況下,進一步開展工作,打開新局麵,取得新成果的藍圖。
2.計劃工作是一個過程它是管理者認識管理對象,逐步掌握管理規律的過程。管理者每一次計劃工作都是對管理對象和過去工作實踐的再認識,再研究,以進一步獲得真理性認識的過程。
3.計劃工作是管理的一個關鍵環節它是管理者實現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一般與特殊辯證統一的關鍵環節。計劃本身應該是管理者把上級的指示精神與本單位的客觀實際相結合、把自己的主觀認識與實踐相統一、把一般理論與具體的現實相統一的產物。因此,計劃工作應該是管理群體統一思想認識和管理行為,增強凝聚力,把管理工作不斷推向前進的基礎和動力。
在科學管理觀點指導下製定的學校工作計劃,應具有以下3個基本特征:
(1)體現正確的辦學方向和求實精神,有較強的實踐意義和切實的指導作用;
(2)體現本部門、本單位的特殊性和現實特點,有鮮明的個性;
(3)體現本單位過去工作的基本經驗和教訓,有較強的針對性。
(二)計劃的要素及其基本特征
按照科學管理觀點製定出來的工作計劃,應具備既相對獨立,又彼此關聯的四個要素。即:
1.指導思想指導思想是一個管理群體,在一定時期內,為實現一定目標或達到一定目的,製定管理活動發展計劃的指導方針。
從根本上來說,指導思想是實踐的產物。是人們對某一事物或某一社會領域實施管理,經反複實踐,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麵經驗,提煉概括出來的作為指導人們再實踐的某種自覺的觀念。它一旦形成,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就起主導作用,同時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因此,自覺的觀念性、強烈的主導性和相對的穩定性就成為它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