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頒《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對英語課程評價的目的是這樣說明的:“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麵發展;使教師獲取英語教學的反饋信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適當的調整,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使學校及時了解課程標準的執行情況,改進教學管理,促進英語課程的不斷發展和完善。”

五、一般教育評價的基本步驟

蓋爾在《教育評價與測量》一書中,從教育活動展開這一側麵提出,評價活動可以分為:準備、實施與結果分析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適用於學生評價以外的其他評價活動。其中每一階段又有若幹項工作:

1.評價的準備階段包括:背景分析、製定評價的方案和建立評價組織;

2.評價的實施階段包括:相互溝通、收集信息、評議評分和彙總整理等項工作;

3.評價的結果分析包括:收集與目標相關的資料、收集非預期成果的資料、分析與解釋資料、撰寫評價報告和向有關方麵提供反饋評價信息等。

第二節 教育評價案例

一、學校總務工作質量的評價

(一)評價的標準

學校總務工作一般包括6個方麵的內容:財務管理、財產管理、校園校舍管理、師生生活管理、安全管理和總務人員管理。我在此試用積分的方式量化各個方麵的要求:

1.財務管理

(1)廣開財源,積極籌集資金,補充教育經費的不足,這既是改善辦學條件的需要,也是對教育體製改革的支持。(1)收取學生雜費收入,應能達到應收數額的98%,對此定為基礎分5分,每增減1%,分別相應增減1分。(2)組織應收取的學前班、課後輔導班、業餘學校管理費收入(經過物價局批準的項目),校辦企業工資回扣等收入,每實現一項增加2分。

(2)強化預算意識。(1)在編製預算中,能做到統籌兼顧、保證重點、量入為出、精打細算,將學校的長遠規劃與短期安排相結合,增加5分。(2)在執行預算過程中,計劃開支,確保第一線的急需,保證重點項目的完成,增加5分。(3)堅持“一支筆審批”,增加5分。

(3)民主理財。領導和群眾相結合,能向群眾宣傳財經政策,實行決策民主化,主動爭取上級領導和師生員工對財務工作的支持和監督,增加5分。

(4)嚴格遵守各項開支的有關政策規定,遵守“控製社會集團購買力”的有關要求,杜絕違紀現象的發生,增加5分。如有違紀,則酌情減分。

(5)會計員、出納員遵照會計法的要求,工作中認真負責、堅持原則,管理好賬目、支票和現金,增加5分;為掌握預算執行進度,會計員及時、準確地做好月報表、年度報表和決算分析,增加5分;如有差錯,酌情扣分。

(6)勤儉節約,努力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其計算公式為:

效益X=當年培養的合格畢業生人數\當年投資的教育經費總數

其中X值不應低於全區係統的X平均值,達到者增加10分,由於學校工作原因未能達到的酌情減分。

2.財產管理

(1)基本辦學條件達到市教育局規定的各項配備標準,達到較高標準的增加5分,達到一般標準的增加4分,達到基本標準的增加3分。

(2)現代化教學手段逐年有所增加,增加5分。

(3)嚴肅認真地貫徹執行區教育局製定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無違紀現象,增加5分。

(4)財產賬目的管理,要求“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增加5分。

(5)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製度,主要含:校內財產管理製度,班級管理製度,外借、賠償及接交等環節上的具體規定。其中每實現一項增加2分。

(6)考察學校設備管理水平的3個指標為:設備完好率W,設備節約率J,設備使用率S,其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完好率W=完好總件數/檢查總件數×100%

以95%為基礎分5分,每增減1%,增減1分。

節約率J=節約的教育經費數額/應使用的教育經費數額×100%

從零開始,每增加10%,增加5分。

使用率S=實際使用的件次數/檢查設備的應使用件次數×100%

以100%為基礎分10分,每降低10%,減少5分。

(7)辦公用品,教學用品等低值易耗物品有保管和使用製度,為教職員工服務周到及時,增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