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膽忠心,為黨的事業無私無畏。興辦經濟特區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創舉,在閉關自守和極“左”思想嚴重影響下的特定時期,經濟特區一開始就受到社會方方麵麵的關注,也包括很多的疑慮和非議。特別是在1981年第四季度廣東、福建、浙江三省沿海出現了走私販私泛濫的嚴重情況,對特區批評的意見就更多了。在此形勢下,穀牧同誌領導國務院有關部門有力地壓下了這股歪風。他堅信中央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正確,把個人榮辱得失置之度外,以隻爭朝夕的精神,殫精竭慮,滿腔熱情地努力推進經濟特區工作,使特區和沿海的改革開放事業繼續健康發展。
求實親和,帶好隊伍“特別能戰鬥”。探索新的發展道路,興辦經濟特區,進行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必須有團結向上的隊伍紮實工作。穀牧同誌以求實親和的作風,抓隊伍建設,抓工作落實。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務院曾設立過國家進出口委和外資委,兩個牌子一套人馬,穀牧同誌兼主任,江澤民、汪道涵、周建南等同誌為副主任。不僅機構是新設的,幹部也是來自五湖四海,然而以穀牧同誌為“班長”的領導班子十分注意發現、愛惜、尊重和使用人才,並且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模範帶頭作用來抓作風建設,全委上下熱愛學習、深入實際,團結協作、開拓進取,清正廉潔、艱苦奮鬥,堅持原則、秉公辦事,真是新時期幹部隊伍的嶄新氣象。這個機構雖然隻存在兩年多,但它出色地完成了黨中央、國務院交給的一係列重大任務:一是創辦經濟特區,二是發展對外貿易,三是利用外資,四是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為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麵,做了大量開拓性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實際上成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推進對外開放戰略部署的“參謀部”。
製定政策,深入細致有效實施。在穀牧同誌負責抓興辦經濟特區和推進對外開放工作期間,對於大量開創性的重大事項總是深入調查研究,使得一係列中央和國務院文件出台並有效實施。以1986年10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為例,這個被後來統稱為“二十二條”的文件出台,是多年外資工作實踐經驗的總結和部門地方多方利益協調的結果。為了使相關政策切實落實,穀牧同誌親自組織製定了22個實施細則,從操作層麵抓規定的貫徹落實。這就使我國吸收外資的政策法規進一步得到完善和係統化,不但在總的原則上,而且在具體實施的細則上協調一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以後利用外資工作的法製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吸收外商投資,加快了開放型經濟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穀牧同誌把自己的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黨的偉大事業。他的功績貫穿於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直至推行改革開放、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各個曆史過程。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際,回憶他在抓改革開放工作期間的上述事例,我深深地感到:穀牧同誌的確是我國經濟建設戰線的傑出領導人和改革開放新政策的得力的實施指揮員。穀牧同誌的曆史功績、政治品格和工作作風等,仍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在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工作中繼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