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6日)
《曾克文集》將要出版,我很高興,特表示祝賀!
年輕時,曾克是河南開封北倉女中的學生,當時我在河南大學附屬高中念書。曾克在開封的學生中是有名的,她是短跑運動員。華北運動會在開封舉行時,她得到短跑冠軍,所以開封的學生都知道她。
曾克原來的名字叫曾佩蘭,我和她是在延安認識的。可是,我和曾克的妹妹認識較早,她叫曾畹蘭,後來到延安改名叫曾蘭。
抗戰初期,我從北平回到河南,在家鄉做地下工作。曾蘭是地下黨員,和我一起在家鄉工作。後來,我到延安去了,在中央組織部工作,做幹事。曾蘭是1942年到延安,正是延安整風的時候,她帶著孩子,這段時間我們接觸比較多。當時,她介紹我認識曾克。曾克在延安文抗工作。我住在楊家嶺,她就住在楊家嶺對麵的山頭上,我去過幾次,那時,我就感覺到,曾克這個人的脾氣、作風與她妹妹不一樣。曾蘭是不大愛說話的,而曾克卻很健談;曾蘭性格比較內向,而曾克比較豪爽。曾克給我留下了一個好印象。
日本投降後,我到東北工作去了,曾克去了太行山。這段時間我們沒有聯係。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曾蘭到北京工作,我才知道曾克在解放戰爭期間跟著劉鄧大軍南下到過大別山。
後來,曾克到了北京,我們接觸就比較多了。她寫的文章我都看了。因為有我和她妹妹的關係,跟她又是老朋友,所以我們來往就比較多。後來,她和陳明成立延安文藝學會,拉我做會長,那時我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後來,我辭掉了會長。曾克到我這兒來過,我也去看過她。她的書也送給我,我出的小冊子也送給她,延安文藝學會開會的時候她拉著我去參加。這樣的關係,使我對曾克一直有個很好的印象,她不隻是很豪爽,而且待人很熱情。作為女同誌,她能深入實際去體驗生活,這樣寫出來的東西,就能為大家所欣賞。
曾克的妹妹已經去世了,她和妹妹關係很好,她因此很傷心。她的老伴去世後,她妹妹又去世,這對她的精神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在北京,北倉女中的同學還有一些,延安文藝界的老同誌也還有一些,都有來往。這幾年,由於她身體不好,我也年紀大了,耳聾眼花,接觸就少了一些,但還經常有電話聯係。所以,她的情況,我基本上都了解。曾克這個人,是用腦子的人,所以她的精神負擔比較重,與我不一樣,我是把什麼事都放開了,所以才能活到今天。
因為曾克要出版她的文集,使我想起我們過去一段來往,很值得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