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更年期的心理調控,除了要解決思想認識和情緒上的問題之外,還應注意起居有常、飲食有節、勞逸適度等問題。人是萬物之靈,人的意識可以對人的行為起到調節、控製的作用。所以,經過個體的積極調控,男性更年期的心理困擾,一定能夠得到有效排除,平穩地度過更年期的任務,也一定能夠順利完成。
13.退休前的心理準備
這個問題過去很少引起人們的關注。人們隻注意到老年人退休後的難以適應,而對與此相聯係的退休前的心理準備問題,卻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討,這一缺憾顯然應當盡快彌補。
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老年人退休後的適應困難,來自於退休前的缺乏準備。特別是那些事業心較強的人,退休前一心想的是工作,對於退休後應該怎樣生活,他們似乎沒有時間考慮,也不願意提前考慮。而在退休之後適應最困難的老年人中,這種人又占絕大多數。從心理衛生的觀點來看,無論什麼背景的中年人,臨退休前都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這既是人生轉折的客觀需要,也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必由之路。
做好退休前的心理準備,主要應注意這樣幾方麵的問題:
(1)要對退休後的角色轉變有提前安排。臨近退休的中年人,應對自己未來角色的轉變有清醒的認識。一方麵,要從國家的大局、集體的大局出發,努力為自己的角色轉變物色合適的接替人選,另一方麵,要提前做好角色轉變的“交接班”準備,力求把自己多年來積累的人生經驗和職業技能,提前傳遞給即將接班的中年人。實踐證明,這種角色轉變前的提前安排越有序、越出色,對老年人退休後的角色適應越主動、越有利。特別是那些擔負重要的領導角色,即將離開工作崗位的人,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
(2)要適當注意興趣、愛好的拓寬或更新。人在年輕時,興趣、愛好比較廣泛。成家立業後,繁重的工作與家務,常常迫使人們縮小興趣範圍,以便集中精力應付所麵臨的矛盾和問題。到臨近退休的年齡,一個人在事業上已有所成就,兒女們也已長大成人,並大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在這種情況下,適當地拓寬興趣範圍,“重操舊業”或發展某些新的興趣、愛好,如書法、繪畫、音樂,盆栽等,不僅是有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對於退休後的生活適應大有好處。有的老年人在退休前沒有做好興趣方麵的準備。他們的“重操舊業”或興趣、愛好的更新,是在經曆了“退休打擊”後不得已而為之的,這樣就顯得十分被動。因此,臨近退休的中年人,一定要對這個問題有所預見、有所準備,這樣才能在退休之後,愉快地轉入新的生活。
(3)要重新認識和調整夫妻生活。臨近退休的中年人,已經度過更年期的困擾,即將迎來幸福的晚年,在這人生轉折前的重要時刻,重新審視一下夫妻關係,並對夫妻生活進行必要的調整,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一般來說,經過幾十年的同床共枕,夫妻之間的感情已相當牢固。誠然,在夫妻關係的發展過程中,可能有波折,甚至有痛苦,但這道道難關險阻畢竟一個一個闖過來了。這時的中年夫婦,把鏡觀容,不免皮皺顏衰,自有一番感歎,但此時此刻夫妻之間在心靈深處的理解更加默契,情感上的依戀也更為濃烈。有的中年夫婦甚至產生這樣的願望:是該“重新戀愛”的時候了!應當說,這種願望是一種夫妻關係的新的升華,是值得稱道與提倡的。如果每一對臨退休的中年夫婦,能以不同的方式恢複年輕時的情愛吸引和依戀,或漫步於花叢,或相偎於月下,那麼,這種“青春戀情”的複蘇,一定會有助於退休時的情緒穩定以及退休後的生活適應。
14.緊張狀態的自我調節方法
學習、工作與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大大加劇了人們的緊張狀態。當人的緊張狀態達到一定的強度,超過人的生理,心理負荷的時候,往往會給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