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附錄一 悠悠故鄉情——隨袁寶華同誌回南召紀實(2 / 2)

汽車歸途中開得很快。寶華同誌說:今天咱們回家吃頓家鄉飯,漿麵條你們吃過沒有?很好吃哩!當晚在他的哥哥家裏,一家人圍坐在一張飯桌子旁,侄媳端上來了熱騰騰的豆餡饅頭,又給每人盛了一碗漿麵條,飯菜中還有一盤油炸的蠶蛾子,別有風味。一家人說說笑笑,吃得很香。

在南召,寶華同誌僅僅停留了3天。白天參觀企業,召開座談會。晚上走親訪友,接待看望鄉親們,每天晚上總要接待幾十人。盡管他已勞累一天,盡管他已75歲高齡,然而麵對著離別50年的故土和鄉親們,他依然神采奕奕,興致極高,和鄉親們聊起來,氣氛十分親切,鄉情分外濃鬱。這次回家鄉,寶華同誌的另一個心願,是想看看和他當年一起從事地下工作的老同誌老黨員。凝望著這些當年英姿勃發,為革命事業出生入死,而今已是白發垂暮的老翁們,尤其談起那些已經犧牲和去世的戰友,寶華同誌感慨萬千。他幽默地說:杜甫40多歲時有一首詩中說,“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我今天來訪舊,已十有八九為鬼嘍!

在家鄉的最後一天,正好趕上縣裏召開人大和政協會議,寶華同誌望著眾多的家鄉父老鄉親們,人大、政協代表們,望著新一代年輕人,心情十分激動。他滿懷深情地說:“離開家鄉整整50年了,多少年來做夢都想回來,今天,多年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心中非常高興。我生在南召、長在南召,吃南召人民的糧,喝家鄉的水,在家鄉度過了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家鄉人民養育了我。古人說‘生於斯、長於斯,歌哭於斯’,離開家鄉時我隻有20多歲,今日回來已是白發蒼蒼垂垂老矣,真令人思緒萬千。故鄉的養育之恩深厚重大,自己的貢獻卻小而又輕。當年和我一起搞地下工作的老同誌、老黨員,不少人為了解放家鄉,英勇奮鬥,流血犧牲,如今活下來的人已屈指可數,而且都已垂垂老矣,我真想大哭一場。可是看到了50年來南召人民艱苦奮鬥、發奮圖強,家鄉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翻天覆地的變化、改天換地的變化,又真想大笑一場。”

50年風風雨雨,人間多少事,悠悠無限情,3天的故鄉重遊何其短暫嗬。

汽車穿越在伏牛山脈之間繼續向南行駛,故鄉已留在了後麵的遠山中。眼前,細雨蒙蒙如江南春色,卻依然飄灑著故鄉的溫馨。寶華同誌帶著對家鄉的無比眷戀,眺望著遠山默默無語,好像帶著對故鄉的無限情懷,留住了往事的追思。

故鄉行

袁寶華

1991年4月18日

步三十三年前《南遊》原韻

故鄉河山足風流,五十年來幾夢遊。

而今後生多俊秀,不須杯酒釋杞愁。

附:南遊

1958年4月京漢車中

輕雲散漫碧空流,春風伴我又南遊。

中原沃野三千裏,柳綠麥苗惹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