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使黨內正氣遭到嚴重打擊,正在走向安定團結的社會秩序重又陷於混亂,工廠停工,交通堵塞,剛剛回升的國民經濟又遭挫折。
記者:1975年的整頓快過去30年了,您回憶這場驚心動魄的整頓工作,一定感觸很深。您認為應該怎樣評價1975年的整頓工作?
袁寶華:經過1975年整頓工作的許多同誌都一致感到小平同誌站得高、看得遠,技高一籌。同“四人幫”鬥爭,不畏強暴,多謀善斷。帶領我們從“左”傾錯誤中解放出來,精神麵貌為之大振。1975年成為我們工作最順利的一年。受到嚴重破壞的工交企業經過整頓,已經或正在恢複元氣。國民經濟複蘇回升,超額完成了全年計劃。工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1.9%,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15.1%,鋼產量增長13.1%,原煤增長16.7%,發電量增長16%,鐵路貨運量增長12.9%。
1975年小平同誌抓整頓工作有些什麼特點呢?第一,抓重點、抓要害。像鐵路、鋼鐵、電力、計劃,這些都是重點,都是要害,他是抓住這些部門、抓住這些問題作為突破口。第二,抓領導班子。鐵路是從解決領導班子開始,派萬裏同誌下去,解決各個路局的領導班子問題。鋼鐵工業也是調整了冶金部領導班子,接著就是調整幾個大鋼廠的領導班子。第三,抓企業整頓。我看這是抓到最基礎、最根本的問題。因為把企業搞亂了,經濟才瀕於崩潰,隻有把企業整頓好了,經濟才能夠納入正軌,才能正常發展。第四,提出全麵整頓。第五,引進13套大化肥,這是一個重要決策。在這種情況下,確定了為發展農業打基礎。當時農村情況也不是很好,比城市好一點,但生產也是在下降,從戰略上考慮,要發展農業,要在這些方麵事先打下基礎,所以引進13套大化肥,這是戰略決策。
應該說,改革就是從1975年這個時候開始的。對外開放就是從引進開始的,引進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改革是一場革命,就是革舊體製的命,革習慣勢力的命,革僵化思想的命,這肯定要遇到重重障礙。在這一點上,小平同誌確實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氣魄,大刀闊斧、鍥而不舍進行工作。應該說,1975年的整頓,其作用對當時乃至以後中國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中國人民永遠忘不了鄧小平同誌在那關鍵時刻的貢獻。
鄧小平同誌是我國企業改革的倡導者
記者:“文革”結束以後,我們終於有可能甩開膀子幹事業了,對國民經濟的整頓也有可能全麵開展了。在這個時期,小平同誌對我國國民經濟整頓和企業整頓與改革有什麼新的考慮?
袁寶華:企業改革是在企業整頓的基礎上進行的。1975年的整頓雖然因為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而停止,但是整頓是深得人心的。打倒“四人幫”後,小平同誌再次複出,對於國民經濟的整頓與改革,更加快了進度,更加大了力度。
要撥亂反正,要進行整頓,特別是要進行改革,必須徹底衝破極左思想的禁錮。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小平同誌堅定地支持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反對“兩個凡是”。因為堅持“兩個凡是”就沒有撥亂反正了,批駁了“兩個凡是”,這才有十一屆三中全會,真理標準的大討論為三中全會做了思想和精神準備。小平同誌在三中全會前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發表了他那篇著名的講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在這次講話中,他提出:要重視法治,要加強法製建設。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製。必須使民主製度化、法律化,使這種製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現在的問題是法律很不完備,很多法律還沒有製定出來。往往把領導人說的話當作“法”,不讚成領導人說的話就叫做“違法”,領導人的話改變了,“法”也就跟著改變。所以,應該集中力量製定刑法、民法、訴訟法和其他各種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廠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環境保護法、勞動法、外國人投資法等等,經過一定的民主程序討論通過,並且加強檢察機關和司法機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小平同誌為什麼要堅持推進企業管理製度改革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小平同誌就深深感到新時期全黨工作重心的轉移,即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黨政領導關係包括企業裏的黨政領導關係,都要適應這個變化。“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期,企業裏不光有生產建設任務,同時還有階級鬥爭呢,所以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這不會存在什麼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黨工作重心轉移了,特別是基層黨委究竟如何工作?整個黨政工作、黨政關係、黨政機構都要有新改革。所以,1980年8月18日,小平同誌發表了重要講話《黨和國家領導體製的改革》,在這篇講話中提出要改變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小平同誌設想了很多辦法,是董事長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還是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還是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就小平同誌當時的思想來說,還沒有擺脫“什麼領導下”,可是有一條是明確的,就是黨政要分開。所謂黨政分開,就是黨政職責要分開,當時他就批評那種“黨不管黨,以黨代政”,大量的事務都放在黨委的身上,最後把黨的工作給削弱了。黨委管一些不該管的事情,而黨委該管的事情沒有管起來。所以,小平同誌這篇講話引起不同的反響,一部分人讚同,說這是改革必由之路;一部分人不讚成,認為這樣做可能削弱黨的領導。1981年《鄧小平文選》第二卷要出版,怎麼辦?胡喬木同誌請示小平同誌,說有不同意見怎麼辦?小平同誌說好辦,有不同意見就先把那一段圈掉,我沒有放棄我的意見。後來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喬木同誌把小平同誌這一段講話給大家介紹了。一直到1986年7月1日重新發表了小平同誌這段講話,才給補充進去。
記者:小平同誌提出企業整頓、製定工業企業法的任務之後,彭真同誌牽頭組織進行調查研究,推動製定《企業法》,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袁寶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彭真同誌恢複工作並在他出任全國人大法製工作委員會主任後不久,就找我和顧明同誌,說小平同誌提出企業領導體製要改革,就是要改革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要我們牽頭起草《工廠法》、《經濟合同法》,以法律形式規定企業的責任製度。小平同誌提出,雖然過去我們製定過《工業七十條》,1975年還搞過《工業二十條》,但我們還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企業法。根據小平同誌指示,我們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1981年就拿出了工業企業法初稿,但因為當時各方麵對企業領導體製看法不同,未能出台。
1983年12月,彭真同誌打電話給我,要我和顧明同誌去他那裏。彭真同誌說:小平同誌下了決心,工廠企業還是要實行廠長負責製,廠長負責製不要戴任何帽子。並說耀邦同誌也是這個意見。還說他受中央委托按照廠長負責製框架加快製定工業企業法。我聽了以後十分振奮,深感這就為《企業法》的製定衝破了一個禁區。小平同誌在企業改革中,堅持抓企業領導體製的改革,其最終目的是促進企業經營機製的改革,促使企業走向市場。在這一年年底和次年年初,我在幾次全國性的會議上向與會者透了風,講了小平同誌提出實行廠長負責製。有人相信是真的,有人還在懷疑。彭真同誌說辦事要有理有據,先出去調查研究。1984年初,在彭真同誌領導下,我們再次著手進行《工業企業法(草案)》的調查研究工作。這一年之內進行了三次大調查,第一次是在華東,第二次是在東北,第三次是在西南、長江流域。在與各省市負責人的一次次的座談會上,彭真同誌要我們講解我國企業領導體製變革的曆史和改革現行企業領導體製的必要性。這一次的改革醞釀工作過程,雖然得到了一些省市領導同誌的支持,但仍有些同誌對改變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不理解。回京後我們向中央書記處彙報了調查情況。書記處討論中指出,現在國有工廠存在的問題,從表麵上看是企業無人負責,從實際上看,是無權負責、無法負責、無力負責。這種狀況必須在領導製度上加以改革。決定將《工業企業法(草案)》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名義下發,指定先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大連、常州6市進行試點。雖然如此,仍有不少同誌捏著一把汗,東北是建國初期曾試行過廠長負責製的地方,一些同誌為此也曾受過批評,不少同誌仍存在顧慮,我們在沈陽調研時,就有同誌問這個草案實行了還改不改?
記者:為什麼在企業製度改革中,廠長負責製這麼難推行呢?當時主要的障礙是什麼?來自哪裏?
袁寶華:小平同誌提出實行廠長負責製為什麼一直到1986年才公開發表呢?實際上還是來自各方麵的不理解比較多,不同意見比較多。在我國企業整頓和企業改革中,1984年已經開始進行廠長負責製的試點。在試點中,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都作了試點。試點的結果,最後還是確定實行廠長負責製。這是彭真同誌根據小平的指示和書記處的意見,並經過大量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後提出來的。當時書記處的同誌都同意小平的意見,主張實行廠長負責製。此外,1984年10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也明確提出來實行廠長負責製,《決定》指出:“現代企業分工細密,生產具有高度的連續性,技術要求嚴格,協作關係複雜,必須建立統一的、強有力的、高效率的生產指揮和經營管理係統。隻有實行廠長(經理)負責製,才能適應這種要求。”但是《決定》的提法也引起了一些企業黨委書記的不滿意,因為把黨委書記排在了廠長、總工程師、總會計師、總經濟師之後,排到了第五位。
記者:製定工業企業法經過了近10年漫長的時間,您作為《企業法》起草領導小組的負責人,怎麼看《企業法》的作用和意義?
袁寶華:企業建設性整頓過程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提出來製定《企業法》。從1984年到1986年,草案數次修改並數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卻因意見仍然不一,暫時擱置。在工業企業法一時不能出台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1982年曾先後下發過的三個條例,即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廠長工作條例和職代會工作條例,作了若幹重要修改於1986年6月下發,要求在進行企業領導體製改革試點的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中實行。目的是進一步明確企業黨組織、職工代表大會和廠長各自的責任製度,為實行廠長負責製創造必要條件。1988年3月,經黨的十三屆二中全會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製工業企業法》(簡稱《企業法》)作為立法建議,於同年4月提交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企業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把企業的內部關係、外部關係、經濟關係和行為規範都明確了。它的核心就是首先明確了企業的地位和作用。原來企業是政府附屬物的地位從根本上得以改變,企業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法人,應該是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有自我發展能力的。第二就是必須改變長期以來的領導體製,來適應全黨工作重心的轉變,而且真正使廠長負起責任來,同時改變黨不管黨的狀況。第三就是要解決企業的領導人和職工之間的關係,要明確全體職工是企業的主人,必須實行民主管理,職工代表大會製度非常重要。雖然是廠長負責製,但不能廠長一個人說了算,重大問題的決策還是要民主化科學化。這三條是核心問題。可是要真正做到這三條,關鍵是要做到政企分開,因為政府的職能不轉變,這三條就實行不了。再一點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黨委領導下的固定觀念要改變。不改變,黨委不能從煩瑣的日常事務中擺脫出來。《企業法》通過後,我作為《企業法》起草領導小組副組長,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回想起《企業法》十年起草過程以及其中的風風雨雨,不禁感慨萬千。可以說,小平同誌也為這部《企業法》的出台奮鬥了整整十年!
記者:小平同誌十分關心管理工作,特別是對企業管理工作十分關注,對您創辦的中國企業管理協會也是一直給予很大支持。
袁寶華:是啊,小平同誌十分關心企業管理。1980年3月,我陪同小平同誌接見一位日本朋友,在接見前,我向他介紹中國企業管理協會時,小平同誌很興奮,他說:要狠抓企業整頓,堅持改革企業領導體製,把企業管理作為大事來抓好。管理是一門科學,是更帶有綜合性的科學。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管理,比做生意還重要。他的這些指示精神,一直在鼓勵著我們大家。
小平同誌抓經濟體製改革,抓國民經濟發展,一貫把重點放在企業上,特別是企業職工素質的提高上。他多次對我們說,企業需要進行技術改造,要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大的企業都要有科學技術研究機構。企業必須重視“四有”職工隊伍的建設,要加強對職工的培訓,發揮職工的主人翁作用,加強企業民主管理。要重視知識,重視知識分子,重視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企業要培養高水平的管理人員。他還為我們組織編寫的《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叢書》題寫了書名。
鄧小平同誌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者:鄧小平同誌已經離開我們七年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思想和精神對我們的影響仍然十分強烈。您覺得小平同誌對您的影響有哪些?
袁寶華:鄧小平同誌是一代偉人,為祖國和人民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也為我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從我在小平同誌領導下工作的親身經曆中,我認為小平同誌有許多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高尚品德和精神。一是小平同誌堅持原則、毫不妥協的精神,敢於和善於向不良傾向堅決鬥爭的精神是一貫的,而且不屈不撓。“文革”前夕,他針對林彪“突出政治可以衝擊一切”,提出突出政治不能落空,突出政治一定要落在階級鬥爭、生產鬥爭、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上。小平同誌這番講話,表現出一種毫不妥協的大無畏精神,使大家感到很振奮。“文革”後期,小平同誌複出後堅持全麵整頓,更是與“四人幫”進行了毫不妥協的鬥爭。打倒“四人幫”以後,針對當時製定的“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小平同誌給予了堅決的抵製,發起並支持了真理標準的大討論。
二是小平同誌具有不計個人恩怨、大公無私的優良品質。他曾三次被錯誤批判,又三次複出,但在總結“文革”這一段曆史時,針對有人否定毛主席、否定毛澤東思想,小平同誌站出來講話,堅持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維護毛澤東同誌的曆史地位,科學地評價了毛澤東思想,體現出鄧小平同誌作為一個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在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以前,小平同誌談了六次話,這個決議才形成,沒有那六次談話,決議就形不成。小平同誌一再講,要堅持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不能倒。毛主席雖然有錯誤,可是成績是主要的。“文化大革命”是個很嚴重的錯誤,可是沒有毛主席,哪有共產黨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毛主席以前,我們黨不斷犯錯誤。有了毛主席以後,我們才取得全國性的勝利。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小平同誌都講,毛澤東思想教育了整整一代人。實際上豈止一代人!
三是小平同誌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同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原則。世界上最難的就是實事求是。人們往往很難做到實事求是,一些人工作中有了一點成就就腦袋發熱,不實事求是;遇到一點困難和逆境又灰心喪氣、忽“左”忽右,也不實事求是。所以做到實事求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方麵,小平同誌是我們的榜樣。
四是小平同誌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偉大的氣魄和科學的思想方法。他善於思考,善於抓重點、抓要害、抓主要矛盾。小平同誌在1975年抓整頓,首先抓鐵路整頓,整個經濟命脈就抓住了;抓企業改革,首先抓企業領導體製改革,實現廠長負責製。抓住了要害,許多問題迎刃而解。古人雲:“百煉而南金不虧其真,危困而烈士不失其正。”小平同誌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精神和運籌帷幄的才能,更使我們無法忘懷。
五是小平同誌工作作風果斷幹脆、雷厲風行。他開會從來不拖拉,講話不多,條理清楚。他的善抓要點、說幹就幹的作風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一次在京西賓館召開教育工作會議,與會同誌就一些具體問題議論來議論去,小平同誌聽取了意見後,隻講了20分鍾就解決了我們討論中的好多問題。記得上個世紀60年代初一次政治局會議要聽取我彙報物資工作,我準備得很充分,講起來就很長。小平同誌坐在我旁邊,他一麵聽一麵不斷提醒我:抓住要點,講快點,不要囉嗦。小平同誌實實在在的、高效率的工作作風使我折服。
鄧小平同誌給我們留下了一份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高舉他創立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偉大旗幟,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把他曾為之奮鬥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