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是延安整風,1941年毛主席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接著是整風高潮。
米:組織部都誰聽這個報告了?
袁:隻有王鶴壽參加了,後來印成文件傳達給我們。1941年冬天毛主席在中央辦公廳小廣場門口把楊家嶺機關人員組織起來進行了一次講話,李富春主持。毛主要講了反對主觀主義。延安的勞動模範和我們都去聽了。延安文藝座談會是陳雲、王鶴壽、劉淇生參加,我們聽他們的傳達。
米:整風運動的情況怎樣?
袁:開始是學習,後來是審幹。整風學習是陳雲親自領導,很深入,每個人都進行思想檢查,寫心得,每個人的心得陳雲都要看。把我的心得看完後還寫了批語,找我談話,指出問題。中組部整風是從招待所開始,招待所住的人有從前方回來的,有從國統區來的。當時思想問題比較複雜,一些人對延安的民主生活不滿意,大家就在招待所開討論會討論。開始是大家都檢查,後來是審查我們從大後方來的人。我從河南來,邱從上海來,武從監獄(北方)出來,徐邁從社會上參加革命,都要被審查。審幹期間,幹部來往少,天天開會,審查主要是聽你講。壓力比較大的是大會,楊家嶺各個部在一起有幾百人,大會一般在大禮堂開。審幹高潮是揭發、批判柯慶施,是康生主持會。
米:柯是什麼部部長?
袁:柯慶施是統戰部副部長,夫人是四川地下黨。因搞逼供,他夫人自殺,自殺後開始審查他。後來毛主席提出《審幹九條方針》,聽到毛主席指示,才說柯是好同誌,應該相信他。從這時開始審幹高潮過去。從整個延安審幹看,楊家嶺掌握得比較好,沒有把人抓起來,中組部比較穩。王鶴壽經驗豐富,他坐過六次監獄。
趙:您窯洞是圖書室,怎樣陳設著?
袁:我的住處有四個書架、一張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凳子。
趙:牆上有沒有掛地圖、信件?陳雲辦公室有沒有?
袁:一般沒有,陳雲也沒有,都是空白的。我們辦公室燒木炭,陳雲窯洞從外邊燒,有地爐子,在楊家嶺就可從地下燒火。
趙:您有沒有從延安帶出的書、照片等?
袁:我隻有一張照片,可以給你們提供,毛毯給了警衛員,我在延安待了五年,到呂梁山一戶人家,看見一婦女一絲不掛,動員大家捐衣服,她穿上後馬上出來曬太陽。
趙:中組部的窯洞正在修複,您在陳雲下邊住?
袁:我的上邊是陳雲的窯洞。最上邊一層有五孔窯,最東邊是檔案室兩孔,西邊是蘇生住的,往西下台階有兩孔是王玉清和劉淇生住的。第二層最東邊是陳雲兩孔,秘書一孔,下一台階是王鶴壽住,往西是中組部的會議室,再往西是陳伯邨、童銑各住一孔。最下邊一排最東邊是我住,再東邊是中宣部,沒有牆。西邊是武競天一孔,邱純甫夫婦一孔,王榮祥、朱光天、張秀岩各一孔。下去是平房,陳雲的警衛員和中組部服務人員住。山下是大灶房。
我從延安帶來一本書,你們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