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有自主權(1 / 2)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有自主權——訪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會長袁寶華

日前,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會長袁寶華同誌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就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應注意哪些思想問題及如何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談了自己的看法和認識。

袁寶華說,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首先是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他說,鄧小平同誌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再三強調,改革開放,一定要兩手抓。黨的十四大報告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我們經濟體製改革的目標。同時也提出,要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全國人民。江澤民總書記後來到上海視察時,進一步提出,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應該是我們時代的主旋律。我們一方麵要按照十四大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另一方麵要堅持精神文明建設,防止和抵製一切腐朽頹廢思想的侵蝕,提高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質,真正做到兩手都要硬。

袁寶華說,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是以社會道德淪喪為代價的。我們改革開放以來,一些社會醜惡現象又死灰複燃。這就使袁寶華同誌想起鄧小平同誌的一句話:如果我們經濟發展了,社會道德敗壞,經濟發展又有什麼意義呢?換句話說,那我們與資本主義又有什麼區別呢?因此,袁寶華認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不僅是我們當前的方針,也是一種戰略的考慮。要使我們的子孫後代成為不隻是生活富裕,而且是道德高尚的人,使我們國家和社會不隻是經濟發展迅速,而且是蓬勃向上的高度文明的社會,這樣我們才有希望,才有前途。

在談到市場、企業、職工三者關係時,袁寶華說,現在大家知道,市場的主體是企業。要想發展市場,那就必須增強企業活力。可是有些同誌又往往會忘了企業的主體是什麼,企業的活力在哪裏。我們必須明確企業的主體是職工,企業活力的源泉是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

袁寶華告訴記者,他很欣賞經濟學家蔣一葦同誌的三篇文章。第一篇叫《企業本位論》。文章強調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要發展經濟,必須尊重企業的自主權,增強企業活力。第二篇文章叫《職工主體論》,指出了職工是企業的主體,是企業活力的源泉。增強企業活力必須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袁寶華說,這是三篇文章中他最為欣賞的,為此,他曾請蔣一葦教授到中國企協作了一次報告。第三篇文章叫《經濟民主論》,指出了我們發展經濟要走群眾路線。在企業中,就要落實好《企業法》,充分做到決策民主化,發揮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加強企業班組民主管理,讓職工真正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管理中,真正體現職工的主人翁地位,使職工的積極性得到應有的發揮。這樣,我們的經濟建設才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談到如何進行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時,袁寶華說,最重要的一條是要做到從實際需要出發。客觀實際發生了變化,那麼,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式、方法也應變化。

袁寶華說,改革開放以來,企業的內部結構及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職工隊伍逐漸地年輕化、知識化。許多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不像過去,是計劃要我生產什麼,我就生產什麼。現在是,市場需要什麼,才能生產什麼。生產所需要的原料不再是依靠國家分配,而是自己到市場上去采購,產品不再是國家統購包銷,而是自己到市場上去銷售。過去企業裏的供銷科人數很少,而且文化水平也不高,現在都變成了一個龐大的部門,一些企業在各大城市設立推銷點、辦事處,有的還到國外去推銷。有許多大學生、工程師走向銷售工作崗位,僅此一點,就足以說明我們的企業發生了很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