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梁啟超教子有方(2 / 2)

他告誡思順夫婦:“人生貴在吃苦。生當亂世,要吃得苦,才能站得住(其實何止亂世為然)。一個人在物質上的享用,隻要能維持生命也就夠了。至於快樂與否,全不是物質上可以支配的。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會打算盤哩。”

他教導思忠:“不要消磨誌氣。一個人若在舒服的環境中會自消誌氣,那麼在困苦懊喪的環境中也一樣會消磨誌氣。你看你爹爹困苦日子也過得不少,舒服日子也經過不少,老是那樣子,到底意氣消磨了沒有?”

他的孩子們和祖國共患難,抗戰期間都過著清貧的生活。梁思成因為早年車禍傷及脊椎,後來得了脊椎軟骨硬化症,其妻林徽因也患上了嚴重的肺病。當時美國的一些大學和科研機構想聘他們夫婦去工作。這樣對他們夫婦治病也大有好處。但他們回答說:“我們的祖國正在災難之中,我們不能離開她,哪怕僅僅是暫時的。”解放後,梁思成夫婦為保護我國的文物古跡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並做出了極為突出的重大貢獻。

其他幾兄妹也都在各自工作的崗位上報效祖國。思永是考古學家,長期工作在考古戰線上。思懿、思寧主要在國內從事社會政治活動,前者曾參加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族解放先鋒隊”,後者1940年即投奔新四軍,為黨的革命事業服務。思達夫婦堅持留在大陸,長期在金融係統工作。思禮是中國航天事業的第一人,也是當代中國導彈控製係統的帶頭人,為我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都像陶行知先生所說的那樣“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又都像乃父梁啟超一樣有著一顆強烈的愛國心。

梁啟超的子女教育成為他教育思想和人生信念的最成功的實驗,9個子女人人勤儉樸實,個個忠心報國。梁啟超的育子之道,對於今天倡導素質教育的我們仍不失為一筆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言行導航

“將門出虎子,嚴師出高徒。”梁啟超教子有方、育才有功的經驗告訴我們:勤儉節約是“嚴”的重要內容,勤儉節約是人生的導師。一個勤儉節約的人往往勤於思考、勤於工作,善於製定自己的計劃和人生的規劃。

如果你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就意味著你具有控製自己欲望的能力,意味著你已開始主宰你自己,意味著你正在培養一些最重要的個人品質,即自力更生、獨立自主、謹慎小心、深謀遠慮,以及聰明機智和獨創能力。換言之,就表明了你已經有了明確的生活目標,正在向非同一般的人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