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下邳之戰(1 / 2)

東海襄賁府衙

時隔兩年,武安國終於不在青州憋屈地練兵,踏上他夢寐以求的戰場。

此刻他一臉興奮指著地圖,口沫橫飛道:“楊將軍,此刻我們在襄賁縣,東方十幾裏就是郯城。以步兵的行軍速度,下邳的援軍此刻已出下邳國,離我們不到三四十裏,敵軍天黑之前就能抵達郯城。”

“他們行軍一天必然疲憊,我們隻需要在路上劫殺他們,必能大勝。”武安國意氣風發,指著地圖頗有幾分指點江山的味道。

此時親兵匆匆入內,楊延嗣揚了揚手示意他快說。

“稟告兩位將軍,斥候來報,南方四十裏內暫沒有發現敵軍身影。”親兵稟告道。

看著楊延嗣似笑非笑的眼神,武安國臉色一僵,訕訕一笑道:“也許敵軍還在下邳城籌措糧草,明日才出發。”

這句話說完,武安國臉臊的巴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傳令下去,全軍原地駐紮休息一日。”楊延嗣對親兵下令道。

“諾!”親兵應令下去了。

今日閑著沒事,楊延嗣開始逗弄老幹部武安國。

“安國呀,不要急躁,初上戰場都是這個樣子的,當初我也是這麼過來的。”楊延嗣拍著武安國的肩膀,一副長者的口吻教訓道。

楊延嗣年紀不到二十歲,卻一副老成的樣子教訓三十歲大漢,十分滑稽。

“去,去,去,七郎不要頑皮。我武安國跟隨孔融大人打黃巾的時候,你還不知在哪個角落玩泥巴呢。”

武安國撇了楊延嗣一眼,推開他作怪的手,氣呼呼道。

武安國身為青州四老將之末,資曆僅次於王峰、楊誌、管亥三人。可是立下的功勞卻是比徐盛於禁這種新來投靠的將領都還少。

加上他以前是孔融的部將,在青州沒根基沒關係,武安國立功心切,才有今日急躁之舉。

……

下邳城國相府

主簿一臉的為難之色,對笮融拱手道:“國相大人,陶州牧要我們發兵援救郯城。如今已經過去一天了,如果再不去的話,等陶州牧打退楊楚,定然會清算大人的。”

“楊主簿,你說陶謙老兒真能打退楊楚大軍。”攝於楊楚的戰無不勝的戰績,笮融始終帶著一絲顧慮,摟著眉頭疑問道。

楊冶是他的心腹,笮融說話也不需要顧忌什麼。

“楊楚大軍雖然兵鋒犀利,戰無不勝。但是陶州牧隻要死守郯城,楊楚算有通天之力也無可奈何。”

局中者迷,旁觀者清。楊冶微微一笑,一句話道出局勢的關鍵所在。

攻城有多艱難,自古皆知。陶謙老兒有三萬大軍,楊楚單憑五萬大軍不可能攻得下郯城。

楊冶說的沒錯,笮融沉吟一聲。既然楊楚打不下郯城,此時討好楊楚就是舍本逐末之舉。不過自己下邳隻有兩萬大軍,還要守備下邳城和各縣,兵力有些捉襟見肘。

笮融眼神一凝,心中已有決定,下令道:“傳令給狄墨,命他率軍八千步卒克日出發。還有速速征兵一萬,以備萬全。”

“諾!”楊冶注視笮融一眼,領命道。

……

狄墨身披著玄甲,雄壯威武氣勢雄偉,手持長槍策馬於三軍前方。八千將士浩浩蕩蕩,緊隨其後。

“將軍,還有三十裏路就到郯城了。”斥候來報。

“傳令下去,全軍加速,務必在天黑之前趕到郯城。”狄墨看了一眼天色,心裏很是焦躁不安,對親兵下令道。

“諾!”

轟隆隆轟隆隆,遠方傳來陣陣震動,越來越近。

士卒們交頭接耳,焦措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