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個屍體的焚毀程度嚴重,但是我覺得還是可以明確死者占士梅是死後焚屍的。”我說,“主要有這幾個依據:第一,殘留的食管和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內,甚至口腔內,都沒有發現煙灰和炭末。這個就和剛才那位同誌說的一樣,張舉燒豬的例子就是如此。”
“可是,不能僅僅依據此現象來下結論。”大寶說。
我點點頭,說:“對。有些火災中,尤其是有爆炸、爆燃的案件中,可能死者的呼吸道突然受熱,喉頭立即水腫,堵塞了呼吸道,也不會吸入煙灰炭末。這就會造成死後焚屍的假象。此案中,因為死者的喉頭部位已經全部燒毀,無從查證是否存在喉頭水腫,所以僅僅靠這一條,還不能定死結論。”
“那還有別的依據嗎?”偵查員問。
我肯定地說:“第二,從屍體的焚毀情況看,尤其是死者枕部還有毛發的情況看,死者從起火到最後,都沒有發生過任何體位變化。這也證實,起火的時候,她已經死亡了。”
“那如果是昏迷了呢?”
“這也確實不能排除。”我說,“所以,最關鍵的一點,是最後一點,就是死者的死亡時間。”
“燒成這樣了,還能推斷死亡時間?”
“能的。”我昂起頭說,“很幸運,死者的胃居然還在,而且還很完整,從胃內容物看,即便有受熱的情況,但還有十幾克被烤幹的食糜,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受熱,她的胃裏至少應該還有幾十毫升的食糜。根據常規理論,胃六小時排空,我們可以判斷死者的死亡,距離她的末次進餐時間為五小時之內。”
“可是,沒人知道她什麼時候末次進餐啊。”偵查員說。
我指了指投影幕布上的現場照片,說:“不需要知道她末餐的具體時間。我們現場勘查的時候,發現碗櫥裏有剩菜,顯然不是夜宵,而是正餐。假如這是晚餐,正常晚餐是晚上6點鍾左右用,那麼死者的死亡時間就是晚上11點之前。如果那是中午飯,那死亡時間就更早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爆炸以後才起火,而爆炸發生在深夜1點42分。”林濤說,“所以至少在爆炸的兩個半小時前,死者就已經死亡了。”
“可是如果晚餐是9點鍾呢,那怎麼辦?”偵查員問。
“誰家晚餐9點鍾開始?”我說,“小概率事件,咱不考慮,更何況,還要結合之前的兩點論述。”
“從調查情況看,他們家吃飯也都是在正常時間。”一名偵查員支持我的論斷。
“死後焚屍,那麼死者的死因是什麼呢?”偵查員問。
“這個就是關鍵問題了。”我說,“按理說,屍體焚毀嚴重,死因不太好下結論,但這具屍體還是有條件明確死因的。我們知道,人體的非正常死亡,常見的隻有六大類,外傷、窒息、中毒、疾病、電擊和高低溫。經過昨晚的毒物檢驗和組織病理學檢驗,占士梅的死因可以框定在外傷和窒息兩大類裏麵。經過屍體檢驗,死者的內髒內都有淤血的跡象,而不是缺血的跡象,各個大的髒器都是完好無損的,腦組織雖然外溢,但是顏色均勻,沒有出血的痕跡。所以,我認為死者不存在機械性損傷導致死亡的征象。那麼,就隻剩下窒息了。而且,我們是有屍體征象來支持死者是機械性窒息死亡的。”
“心血不凝和內髒淤血嗎?”大寶說。
“不僅如此。”我說,“死者的食道內有食物的反流,這有可能是窒息所致。再者,就是氣管裏充斥了大量的泡沫,這種現象多見於溺死、窒息、中毒和電擊。結合案情,更支持死者就是機械性窒息死亡。”
“機械性窒息也有好多種吧?”林濤問。
我點頭,說:“機械性窒息主要有幾種方式:勒死、縊死、溺死、悶死、哽死、捂死、扼死,以及胸腹腔受壓和體位性窒息。根據現場情況和調查情況,溺死、悶死、哽死、胸腹腔受壓和體位性窒息都不符合,那麼就隻剩下勒死、縊死、捂死和扼死這四種可能。”
“我明白了。”大寶茅塞頓開,“我們檢查頸部兩側肌肉和項部肌肉沒有出血!那麼就說明,不存在勒死和縊死的可能。”
“對。”我說,“勒死和縊死是用繩索,頸部一圈或大半圈都會有損傷,而扼死和捂死隻會在頸部前側、口鼻附近留下損傷。”
“好吧,我知道你們明確了死因。但問題來了,為什麼就一定是劉晨彬幹的呢?”偵查員說,“我們現在需要確定劉晨彬的犯罪事實。因為他即便日後開口,也肯定會說是相約自殺,說占士梅是自殺的。”
“隻有可能是他幹的。”我胸有成竹,“首先,捂死和扼死,是唯一兩種不可能自己對自己實施成功的死亡方式,隻可能是他殺。其次,案發現場是封閉現場,沒有外人能夠進入作案。那麼,不是他幹的,還能是誰幹的?”
“從傷者的損傷看,我們也推斷了案件發生過程。”林濤展示了他做的現場還原的動畫,說,“劉晨彬就是背對液化氣罐,然後點燃了打火機,打火機防風帽的掉落位置,也印證了這一點。”
“雖然沒有物證,但是被你們這麼一捋思路,確實豁然開朗啊。”偵查員哈哈大笑,“等劉晨彬傷勢穩定,我們立即對他展開訊問。隻不過,在此之前,我還得喂他幾天飯。”
4_
雖然犯罪嫌疑人的口供還沒有拿下來,但是案件已經證據確鑿、真相大白,從專案組出來,我們頓時感到一身輕鬆。
大寶掛念寶嫂,也盼望奇跡的發生,就先行離開了。而我們幾個人,還沒有輕鬆到天黑,就接到了龍番市局的緊急電話。
平行案的案犯,又出來作案了。
再也沒有比這個更糟的消息了。作為刑警,最擔心的就是久偵不破的案件案犯重新出來作案,這會給刑警們極大的心理壓力和負罪感。
“這麼久的調查工作都沒有進展嗎?”我問剛剛分別又重新集結的胡科長。
胡科長搖搖頭,說:“一直在調查兩個地域之間的聯係方式,網絡翻查了一遍,所有可能出現的敏感詞都搜了,排查出來的海量信息都排除了;兩個區域之間的交通也都細細排查了,但似乎依舊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線索。我們實在想不出,這兩個平行作案的凶手,究竟是怎麼聯係的。”
“難道是飛鴿傳書嗎?”林濤撓撓腦袋說。
“總不能把天上的鴿子都給打下來吧。”我說,“光查聯係方式是不行的,我們還要尋找其他破案的手段。”
“我記得,你們之前有過破案成功的經驗。”胡科長說,“超過四起連環作案,用那個什麼犯罪地圖學?”
“這是第四起了。”我說,“也不妨試試。不過,還是先去看看現場再說。說不定,這一次在現場能有更多的發現。”
“前期到達現場的同事傳回消息,並沒有更多的發現。”胡科長說,“之所以能夠串並,就是因為蹊蹺啊,真是蹊蹺得很哪!”
我有些沮喪,有些信心不足。龍番市公安局的刑事技術力量非常強,如果他們沒有在現場發現一絲線索,那麼我們估計也不會有什麼重大的發現。
現場位於龍番市的富豪區裏。這是一片獨棟別墅群,背靠青山,麵對小湖,環境幽雅。若不是出現場來到這裏,我們這些窮苦公務員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的龍番市內居然還有這麼個像世外桃源的地方。
別墅區的正中,是一幢三層小樓,案發現場就在這裏。
“這裏的房子,得多少錢一平方米?”林濤左看看右看看,像是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四萬多塊。”保安不屑地說。
“那這一套房子,得……”
“兩千萬。”保安有些不耐煩,“物業費一個月四千塊。”
“工資還不夠付物業費的。”林濤吐了一下舌頭。
“這個小區,保安措施應該很完善啊。”我看了看小區周圍的圍牆以及圍牆上的攝像頭。
“來跟我看看這段視頻就知道了。”前期到達現場,已經在指揮現場勘查的趙其國副局長對我招了招手,說,“凶手,是精心策劃、預謀實施的。”
在保安室裏,我們看到了昨天晚上發生的一幕。
這是一段監控錄像,取自小區圍牆上的某個攝像頭。夜色裏,一個穿著雨衣的人,在攝像頭下來回徘徊。
“穿雨衣?昨晚下雨了嗎?”林濤問。
“下了一會兒。”趙局長說,“但他穿雨衣的目的不是遮雨,而是遮臉。”
不一會兒,一個不明物體突然被拋上來蓋住了攝像頭。
“哎呀,這怎麼回事。”麵對眼前的一片漆黑,我有些驚訝。
“是凶手扔了一條毛巾上來,把攝像頭蓋住了。”趙局長說,“我之所以說凶手是精心策劃的,就是他對小區裏的監控設施了如指掌。從我們追蹤的路線看,凶手從這個被遮住的攝像頭旁邊進入小區後,就沒穿雨衣了,因為翻牆不方便。然而,他選擇的路線,是所有攝像頭都不能清晰拍攝到的位置。”
“說明他之前踩過點啊。”林濤說,“查前幾天的所有視頻,總能找出可疑的人吧。”
“這個區域住了一千多戶,五千多人。”趙局長說,“再加上來辦事的,我們沒有任何甄別的特征,怎麼知道那麼多人裏,誰是凶手?”
“現在有錢人怎麼這麼多?”林濤又吐了一下舌頭。
“這個遮住攝像頭的毛巾,還在嗎?”我問。
趙局長點點頭,說:“凶手翻牆之前就脫了雨衣,一是翻牆方便,二是不引起保安注意。所以他不能摘去毛巾,不然逃離的時候,會被錄下麵容。”
“那毛巾提取了嗎?可以做DNA嗎?”
“微量物證DNA本來就很難,我們已經把毛巾送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去檢驗了,希望能有所收獲。”趙局長說。
“這是最有希望拿到凶手個體識別生物檢材的一次機會了。”我有些激動,“那你們是怎麼判斷這是平行凶案中的一起呢?”
“你問他。”趙局長指了指身邊的韓法醫。
韓法醫說:“一來,現場大量財物,沒有一件缺失;二來,你之前給我們交代過,A係列專案的識別,就是看死者損傷的特征。根據初步的屍檢,死者頭部的損傷形態,和前麵三起一致,作案工具,仍然是那個我們還沒有掌握的工具。”
我點了點頭,說:“那就介紹一下前期勘查情況吧。”
趙局長接過話茬兒說:“死者叫古文昌,45歲,龍番五金的總裁,資產過億了。這個人一直非常低調,喪偶後,就獨自帶著兒子生活。兒子今年剛上大一,他一個人在這房子裏住,沒續房,沒找保姆。這個人與人為善,雖在生意場上拚殺,卻沒有一個仇家,實屬不易。”
“排除了侵財、因仇、為債,這樣的殺人,確實符合平行凶案的特征。”我說,“不過這個凶手還真是蠻有精神追求的,到手的錢財也不拿。”
“根據視頻,案發時間大概是20日深夜1點。”趙局長說,“死者當時已經熟睡,凶手是從一樓窗戶進入的,行凶後,從原路離開,燈都沒開。從小區其他探頭隱隱約約可以判斷,凶手從翻牆入小區,到離開小區,隻用了二十分鍾。”
“對了,通知湖東縣附近的幾個縣了嗎?”我說,“還有,通知南和省了嗎?注意高檔小區的防範工作,這樣看起來,應該是針對富豪作案的平行凶案。”
“案發當時,我們就第一時間發出協查通報了,明確說明了防範工作。”趙局長說。
“別墅為什麼不裝防盜窗?”我說。
趙局長聳聳肩,說:“自認為保安措施得當唄。其實這幾個孤立的攝像頭,再加上保安並不認真的巡邏,防範措施形同虛設。”
“那現場有足跡什麼的嗎?”林濤問。
趙局長說:“前期工作做得很細了,除了在窗台發現一枚灰塵減塵手印,其他的痕跡物證都沒有鑒定的價值。”
“也就是說,手印有鑒定價值?”林濤有些興奮。
趙局長說:“哦,凶手戴了手套。”
“那叫手套印!”林濤頓覺掃興。
隨後的屍檢工作進行得索然無味。我們感覺自己都已經用上了百分之兩百的力氣,但還是沒有發現任何可用的線索。古文昌是在睡夢中被襲擊致死的,甚至都沒有一絲抵抗的跡象。致命傷也都是在頭部,根據挫裂創的數量,凶手大概打擊了他的頭部二十次。和前麵三起案件一樣,那神秘的致傷工具又出現了,可是我們怎麼也想象不出,那是一個什麼樣的製式工具。
一整天的工作,沒有太多的收獲。平行凶案就像謎一樣,讓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然而,我省西部各市以及南和省東部地區,並沒有報來相似的命案。雖然我很希望是因為我們防範力度的加大,而使犯罪分子無法下手,但我清楚,最大的可能,還隻是沒有案發而已。
夜幕降臨,我身心俱疲。
回到家裏,我拿出了U盤,開始研究A係列專案的規律。我知道,古文昌被殺案中,我們掌握了更多的線索,除了那條有希望做出DNA的毛巾以外,還有各視頻探頭隱約拍下的犯罪分子的輪廓。
我一個人躲在書房,在漆黑的環境中,一遍遍地看凶手行走的模樣。視頻中的凶手,穿著深色的風衣,行色匆匆,風衣的腰間貌似凸出來一塊。當我辨認出這是一件灰色風衣的時候,我的眼睛像是在噴火。
電腦屏幕上的凶手,在我不斷地快進和快退下,來來回回地走著。可惜現在並沒有多少學者去研究步態。由於步態是因人而異的,考慮到特征點難以設定,所以步態分析是比較複雜的研究項目。
可是眼尖的人,完全可以根據一個人的步態,來辨認這個人,熟悉程度不同,辨認率也不同。我反反複複地看著這段枯燥的視頻,就希望有哪一天,我可以在大街上認出他。
當然,這隻是美好的願望而已。
關上視頻,我翻出龍番地圖,開始用犯罪地圖學的理論,試圖圈出凶手經常出沒的位置。可惜,城市不同於偏遠地區,我嚐試著圈了幾次,框定的範圍,都是全市最為集中的居民區。這個範圍裏,少說也有數萬戶居民,又如何從這茫茫人海中尋找凶手呢?
當然,如果公安部專家檢出了DNA,又該另當別論。
在書房裏,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一覺醒來,我已經睡在了自己的床上,真是由衷佩服鈴鐺12,文武雙全啊!
我重新抖擻精神回到辦公室,居然遲到了。師父已經在辦公室裏等我了。
“防範還是沒用。”師父一臉嚴峻,“今天清晨,南和省某國道邊,發現有一輛瑪莎拉蒂。車主是一個富二代,叫査淼,25歲,平時在自己父親的公司做事,也不是很胡鬧的孩子。昨天晚上,估計是出去玩得比較晚,今天淩晨3點開車經過國道收費站。早晨6點半被人發現瑪莎拉蒂停在路邊,査淼已經在車內死亡。”
“啊?交通事故?”我說。
師父說:“你還沒睡醒嗎?我在說平行凶案!車主是被人勒死的。”
“在車裏怎麼會被人勒死?凶手和他一起乘車?”我說。
“不可能。收費站卡口,可以看清,隻有車主一人。”
“那車主怎麼會停車被人勒死?”
“現場有刹車痕跡,估計凶手用碰瓷兒的手段,讓車主停車開門了。”
“那凶手也有車?卡口有錄像嗎?”
“肯定不是汽車,經過的汽車都排查了。”師父說,“但是國道不同於高速公路,如果是行人或者兩輪車,是可以不經過卡口進入國道的。”
“你們都忘了嗎?”陳詩羽插話道,“我們之前就有推斷,B係列的凶手有摩托車!”
“用摩托車偽裝被碰擦,逼停瑪莎拉蒂,等車主開門,用繩子勒死他。”我說,“不過,你們怎麼確定這是B係列案件?”
“車門上的手印,和湖東縣劉翠花被殺案現場的手印認定同一。”師父說,“而且車內的財物無丟失,和B係列案件一樣,凶手都采用了勒頸的作案方式,案發後把繩索帶離了現場。”
辦公室內一片沉默。鬱悶、內疚、急躁、不解,諸多情緒充斥在空氣當中。
“對了,古文昌被殺案中,毛巾上還真做出了微量DNA。”林濤打破了沉默。
“什麼?”我從板凳上跳了起來,叫道,“天大的好事啊!最大的案件進展!”
“不過,檢出的基因型,在DNA庫裏滾過了,沒有比對成功。”師父說。
“也就是說,這人沒有前科劣跡?之前沒有被我們公安機關采過DNA?”我頓時沮喪了。
龍番市有七百萬人口,即便認定凶手就居住在龍番市,也不可能從這七百萬人中,利用DNA把凶手給挑出來。這一點,我是清楚的。
“不過,有了DNA基因型,案件總算是有抓手了。”師父看到了我的表情,安慰道,“至少以後一旦出現嫌疑人,咱們也有了甄別的依據,不會像之前兩個多月,像無頭蒼蠅一樣,毫無辦法。”
“不知道這兩個係列案件,究竟從哪個係列查起,會是捷徑呢?”我自言自語。
“摩托車。”陳詩羽在一旁沉吟道。
“摩托車?”林濤重複了一遍。
“我覺得摩托車這個線索,應該有調查的空間。”陳詩羽突然立正,說,“爸,不,陳總,我申請去南和省附近調查B係列案件。”
我也知道,因為跨省的原因,工作協調起來會有一些麻煩。我們派出工作組常駐,才是最理想的工作方式。
“小羽毛,你不會是因為賭氣,要和我們分開行動吧?”我想起陳詩羽之前的賭氣話。
“我是為工作考慮。”陳詩羽說,“保密起見,我隻申請大寶和我一起去。”
看來陳詩羽真的是在賭氣,因為當初隻有大寶沒有拋下她不管。
“大寶現在的狀況,合適嗎?”林濤小聲說。
“現在大寶才是最急切破案的人,我相信他一定不會拒絕這次任務。”陳詩羽說,“我有信心配合南和警方抓獲凶手。”
“同意,即刻出發。”師父說。
師父的突然決定讓我很是意外,細想起來,這樣的決定真的有些武斷。不過既然師父都批準了,連林濤都戀戀不舍卻不敢發話,我也就不好說什麼了,隻能默默地看著我們第一勘查組分成了兩部分。
陳詩羽離開後,我突然感覺很失落。在這個案件偵破衝刺的階段,我知道不能有絲毫懈怠。像陳詩羽這樣主動請纓,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我調整了心情,打開了地圖,想用犯罪地圖學的理論,標注出B係列案犯的活動區域。雖然不能和陳詩羽他們一起趕赴南和,但是我也想助他們一臂之力。
B係列案件不像A係列案件有較為集中的作案地點。B係列案件作案範圍廣,活動區域大,甚至有一起案件都做到了我們省境內。用傳統的犯罪地圖學理論,仿佛很難找到一個規律。我嚐試著,用新的辦法來找出突破口。
地圖在我的鼠標點擊下,一會兒變大,一會兒變小,最後,光標停在了南和省境內一個叫樊籬縣的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