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性格的科學(11)(2 / 3)

“尿床”“對黑夜的恐懼”“對獨自一人的恐懼”及“自殺的企圖”,所有的這一切都指向相同的目標。對我們而言,這一切意味著:“我必須待在母親的身邊,或者,我必須一直得到母親的關心和愛護!”尿床這一無教養的習性,就在這種方法的維護下獲得了健全的意義。現在,我們已經認識到,我們在對一個人做出判斷時,可以以這些不良的習性為根據。此外,我們還可以知道,隻有當我們依據病人的生活環境完全理解病人的來龍去脈之後,才能消除這些錯誤。

一般來說,兒童為了獲得周圍成人的注意,會有一些不文明行為和不良習性,這是我們時常可以見到的。有些想扮演重要的角色或向他們的父母顯示出自己有多麼虛弱和無能的兒童經常會使用這些方法。這些兒童會在擺放陌生人位置的時候表現得很差,這種普遍存在的特征也蘊含著相類似的意義。客人若是進入家門,有時候那些品行優秀的兒童宛如魔鬼附體一般,極盡調皮搗蛋之能事。這些兒童想要扮演某個角色,同時,隻有在他們認為這種目的圓滿達到的情況下才肯罷休。這些兒童長大成人後,在逃避社會的要求時,也會利用這些不文明的行為,或者,通過在他人的交往中設置障礙來破壞公共福利。所有這樣的表現之中,都潛藏著專橫的充滿野心的虛榮心。隻是,對於這些表現,我們不能認清其誘發的原因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因為這些表現形式各異且經過了很好的偽裝。

其他性格表現

(一)興高采烈

我們已經注意到一點,我們可以輕鬆地估量出每一個人的社會感,隻要我們知道一個人在多大程度上準備服務於他人、幫助他人和給予他人歡樂即可。如果一個人具有某種給別人帶來歡樂的才能,他就會顯得妙趣橫生。我們更易於被快樂的人接近,在感情上,我們覺得他們更富有同情心。我們似乎可以通過直覺認為,這些特征表明了他們具有高度發展的社會感。他們從不愁眉緊鎖、憂心忡忡,從不將自己的煩惱傳染給他人,他們總是興高采烈的。隻要與別人相處時,他們就會流露出興高采烈的神情,並用自己愉悅的心情感染別人,使生活也因此而變得更為美麗,也更加有意義。通過他們的行動、他們待人處事的態度、他們說話的語調、他們對他人利益的關注及他們全部的外在表現、舉止風度、愉悅的心理狀態和笑聲,人們可以意識到“他們是好人”。作為一個高瞻遠矚的心理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經說過:“如果想認識一個人的性格,通過一個人的笑比通過一種乏味的心理學調查來得更加容易。”聯係可以因笑而建立,也可以因笑而摧毀。那些嘲笑他人不幸的帶有攻擊性的笑聲,相信我們都曾聽到過。因為遠離聯結人類的固有紐帶,有些人竟不擁有笑的能力,而他們給予或表現歡樂的能力也隨之喪失了。此外,還有另一部分人,他們不能把任何歡樂帶給別人,這是因為,無論他們置身於何種境況中,他們隻會感到陰雲密布,感受到痛苦的生活。他們存在於世界上,來來往往,好像就是要把所有歡樂的燈盞熄滅。他們根本不會露出笑臉,要笑的也許隻有在受到強迫的時候,又或者,即使他們笑了,那可能隻是他們希望給向人們展示的一種表象。如此看來,同情和反感的感情的秘密,就是我們可以理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