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振:通“震”,恐懼。②形:情形,環境。製:法度,此指長期形成而人們普遍遵行的習俗。③服:服事天子,指古代諸侯根據規定為天子提供服務。④儀:儀式,禮節規範。⑤蠻、夷、戎、狄:分別是我國古代對南部、東部、西部、北部各民族的統稱,帶有誣蔑性。⑥甸:通“田”,種田。甸服:種田而交納農作物來服事帝王。⑦侯:通“候”,守望,守候放哨。⑧賓服:以賓客的身份按時朝見進貢以服事天子。⑨要:約束。⑩祭:此特指祭祀死去的祖父、父親。
【譯文】
社會上那些庸俗的創立學說的人說:“商湯、周武王不能實施禁令。”這種說法的根據是什麼呢?他們說:“因為楚國、越國不受他們的製約。”這種說法不對。
商湯、周武王,是普天下最善於實施禁令的人。商湯居住在亳邑,周武王居住在鎬京,都不過是方圓百裏的地方,但天下被他們統一了,諸侯做了他們的臣子,凡交通能到達的地方,人們無不驚恐顫動聽從歸服以至於被感化而依順他們,為什麼楚國、越國偏偏不受他們的製約呢?那些王者的製度,根據各地的情形來製造器械用具,衡量遠近來規定進貢的等級差別,哪裏一定要整齊劃一呢?所以魯國人用碗,衛國人用盂,齊國人用整塊皮製作的器皿。土地環境風俗習慣不同的地方,器械用具設備服飾不能不有差別。所以中原各國同樣服事天子而禮節規範相同。
南蠻、東夷、西戎、北狄等國家同樣服事天子而習俗不同。天子直接管轄的領地內以交納農作物來服事天子,天子直接管轄的地區外圍以守候放哨來服事天子,再向外負責守望保衛的地區則以賓客的身份按時進貢來服事天子,南蠻、東夷等少數民族地區以接受約束來服事天子,西戎、北狄等少數民族地區以不固定的進貢來服事天子。以交納農作物來服事天子的地區負責供給祭祀祖父、父親的物品,以守候放哨來服事天子的地區負責供給祭祀曾祖、高祖的物品,以賓客身份按時進貢來服事天子的地區負責供給祭祀遠祖、始祖的物品,以接受約束來服事天子的地區負責供給祭祀天神的物品,以不固定的進貢來服事天子的地區要承認天子的統治地位。每天要祭祀一次祖父、父親,每個月要祭祀一次曾祖、高祖,每個季度要祭祀一次遠祖、始祖,每年要祭祀一次天神,每一代天子死了就要朝見一次即位的新天予以承認他的統治地位。這就是所謂的根據各地的情形來製造器械用具,衡量遠近來規定進貢的等級差別,這就是王者的製度。楚國、越國,不過是進貢每季祭祀、每年祭祀的祭品以及一代天子死了以後要來承認新天子一類的國家,難道一定要使他們與那些供給每天祭祀、每月祭祀的祭品一類的國家一樣,然後才說他們“受製約”了嗎?這是有差錯的說法啊!這種人真像山溝中的僵屍,不值得和他談及聖王的製度。俗話說:“短的東西不能用采測量深度,愚蠢的人不值得和他商量智巧的事,廢井中的青蛙不能和它談論東海中的樂趣。”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原文】
世俗之為說者曰:“堯、舜擅①讓。”是不然。天子者,勢位至尊,無敵於天下,夫有誰與讓矣!道德純備,智惠甚明,南麵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不震動從服以化順之,天下無隱士,無遺善,同焉者是也,異焉者非也。夫有惡擅天下矣?曰:“死而擅之。”是又不然。聖王在上,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民載其事而各得其宜;不能以義製利,不能以偽飾②性,則兼以為民。聖王已沒,天下無聖,則固莫足以擅天下矣。天下有聖而在後子者,則天下不離。朝不易位,國不更製,天下厭然與鄉③無以異也;以堯繼堯,夫又何變之有矣?聖不在後子而在三公,則天下如歸,猶複而振之矣。天下厭然,與鄉無以異也;以堯繼堯,夫又何變之有矣?唯其徙朝改製為難。故天子生,則天下一隆,致順而治,論德而定次。死,則能任天下者,必有之矣。夫禮義之分盡矣,擅讓惡用矣哉?曰:“老衰而擅。”是又不然。血氣筋力則有衰,若夫智慮取舍則無衰。曰:“老者不堪其勞而休也。”是又畏事者之議也。天子者,勢至重而形至佚,心至愉而誌無所詘④,而形不為勞,尊無上矣。衣被⑤則服五采⑥,雜間色⑦,重文繡,加飾之以珠玉;食飲則重大牢⑧而備珍怪,期⑨臭味⑩,曼而饋,伐睾而食,雍而徹乎五祀,執薦者百餘人侍西房;居則設張容,負依而坐,諸侯趨走乎堂下;出戶而巫覡有事,出門而宗祀有事,乘大路趨越席以養安,側載睾芷以養鼻,前有錯衡以養目,和鸞之聲,步中武、象,趨中韶護以養耳,三公奉軛持納,諸侯持輪、挾輿、先馬,大侯編後,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庶士介而夾道,庶人隱竄莫敢視望。居如大神,動如天帝。持老養衰,猶有善於是者與不?老者,休也。休猶有安樂恬愉如是者乎!故曰:諸侯有老,天子無老。有擅國無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日堯、舜擅讓,是虛言也,是淺者之傳,陋者之說也,不知逆順之理,小、大、至、不至之變者也,未可與及天下之大理者也。
【注釋】
①擅:通“禪”,傳。②偽:人為,指後天的努力。飾:通“飭”,整治。③鄉:通“曏”,從前。④詘:同“屈”,指受挫折、不能實現。⑤衣:穿。被:同“披”。⑥服:穿。五采:青、黃、赤、白、黑五種顏色,古代稱之為正色。⑦雜:錯雜,配合。間色:青、黃、赤、白、黑五種正色以外的雜色,如粉紅、綠、碧、紫等,它們是由正色相間調配而成,所以叫間色。⑧大牢:同“太牢”。祭祀用的犧牲叫牢,太牢用牛、羊、豬三種牲畜,這裏用來指代牛、羊、豬齊全的宴會。⑨期:通“綦”,極,盡。⑩臭:鼻子聞到的氣味。味:口舌嚐到的滋味。曼:通“縵”,由十幾個人合奏的一種音樂。代:當為“伐”,敲擊。暈:“皋”的俗字,通“鼛”,大鼓。徹:通“撤”,指撤去宴席。執:拿。薦:尚未食用而準備進獻的食物。張:通“帳”。容:小而曲折的屏風。依:通“扆”。宗:大宗伯,主管祭祀的官。祀:當作“祝”,太祝,主管祈求福祥的官。路:通“輅”,天子乘坐的大車。趨:通“蹴”,踩。越:通“括”,結。越席:編結蒲草而製成的席子,這種席子既清潔又柔軟,此指用在車上的墊席。睾:“皋”之俗字,湖岸,水邊。芷:一種香草。錯:交錯的花紋。衡:車轅前端的橫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