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常:通“嚐”,曾經。②遂:通“墜”,墜落,垮掉。③罷:通“疲”,不賢,無行無能。④直:隻。⑤權稱:秤。⑥容:包容,指庇護、保住。⑦數:道理。⑧疇:界。疇四海:以四海為疆域,即擁有天下。⑨傴:駝背。⑩跛匡:此指從事迷信活動的殘疾人。
【譯文】
社會上那些庸俗的創立學說的人說:“夏桀、商紂擁有天下,商湯、周武王把它篡奪了。”這種說法不對。
認為夏桀、商紂曾經有過統治天下的勢位,那是對的;認為他們親自掌握著統治天下的勢位,那就不對了;以為天下都掌握在夏桀、商紂手中,那也是不對的。
古代天子有上千個官吏,諸侯有上百個官吏。依靠這上千個官吏,政令能推行到中原各諸侯國,就可稱作為統治天下的帝王;依靠這上百個官吏,政令能推行到國境之內,國家即使不安定,還不致於被廢黜撤換垮台滅亡,就可稱作為諸侯國的國君。聖明帝王的子孫,是擁有天下的後代,是權勢的占有者,是天下人所尊崇的帝王之家,但是如果沒有才能又不公正,內則百姓怨恨他,外則諸侯背叛他,近處是境內不統一,遠處是諸侯不聽從,政令不能在境內實行,甚而至於諸侯侵略分割他,攻打討伐他;像這樣,那麼他即使還沒有滅亡,我也要說他已經失去天下了。
聖明的帝王死了,那些擁有權勢的後代沒有德才,不能夠用來掌握天下,天下等於沒有了君主。諸侯中如果有人能夠德行賢明威信崇高,那麼天下的人民就無不願意得到他讓他做自己的君長;然而暴君統治的國家偏偏奢侈放縱,怎麼能殺掉暴君呢,如果確保不傷害沒有罪過的民眾,那麼殺掉暴虐之國的君主就像殺掉一個孤獨無依的人一樣。像這樣,就可以說是能夠使用天下人民了。能夠使用天下人民的就叫做帝王。
商湯、周武王並不是奪取天下,而是遵行正確的政治原則,奉行合宜的道義,興辦天下人的共同福利,除去天下人的共同禍害,因而天下人歸順他們。夏桀、商紂並不是丟了天下,而是違背了夏禹、商湯的德行,擾亂了禮義的名分,幹出了禽獸般的勾當,不斷行凶,無惡不作,因而天下人拋棄了他們。天下人歸順他就叫做稱王,天下人拋棄他就叫做滅亡。所以夏桀、商紂王並沒有擁有天下,而商湯、周武王並沒有殺掉君主,從這個角度就能證明這一點。商湯、周武王,是人民的父母;夏桀、商紂王,是人民的仇敵。
現在社會上那些庸俗的創立學說的人,把夏桀、商紂王當作君主,而認為商湯、周武王是弑君的賊人,這樣的話,那就是在譴責人民的父母,而把人民的仇敵當作君長,沒有比這個更不吉利的事了。如果認為天下歸附的人才是君主,那麼天下人從來沒有歸附過夏桀、商紂王,這樣的話,那麼認為商湯、周武王是弑君的賊人,就是天下人從來沒有過的說法了,這隻不過是在毀謗他們罷了!所以天子一定要有理想的人選來擔任。
治理天下,任務是極其繁重的,不是最強勁有力的人是不能夠勝任的;範圍是極其廣大的,不是最明辨的人是不能夠分辨它的;人民是極其眾多的,不是最英明的人是不能夠協調他們的。這三個最,不是聖人沒有誰能具備。所以不是聖人就沒有誰能稱王天下。
聖人,是道德完備、十全十美的人,他能辨明輕重,平衡天下。夏桀、商紂王,他們的謀慮極其險惡,他們的思想極其愚昧,他們的行為極其昏亂。親近的人疏遠他們,賢能的人鄙視他們,人民怨恨他們,他們雖然是夏禹、商湯的後代,卻得不到一個人的幫助。商紂王將比幹剖腹挖心,囚禁箕子,結果自身死於非命、國家滅亡,成為天下最可恥的人,後世一說到壞人,就一定要拿他作例證。這就是他們不能保住妻子兒女的道理。所以極有德才的人能囊括天下,商湯、周武王就是;極無德才的人不能庇護妻子兒女,夏桀、商紂就是。
現在社會上那些庸俗的創立學說的人,認為夏桀、商紂王擁有了天下而把商湯、周武王作為他們的臣子,難道不是錯得太厲害了嗎?打個比方,這就好像是駝背的巫婆、瘸了腿的殘疾人狂妄地自以為有見解一樣。所以可以有奪取別人國家的事,卻不可能有奪取別人天下的事;可以有竊取國家政權的事,卻不可能有竊取天下統治權的事。奪取政權的人可能擁有一個國家,卻不可能擁有整個天下;竊取政權可以得到一個國家,卻不可能得到整個天下。這是為什麼呢?回答說:國家是個小器具,可以讓德才低劣的小人占有,可以依靠歪門邪道來取得,可以憑借較小的力量來維持;天下是個大器具,不可能讓德才低劣的小人占有,不可能依靠歪門邪道來取得,不可能憑借較小的力量來維護。國家,小人可以擁有它,但是不一定就不滅亡;天下,是極其龐大的,不是聖人沒有誰能占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