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臣之論:有態①臣者,有篡臣者,有功臣者,有聖臣者。內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②難;百姓不親,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說③,善取寵乎上,是態臣者也。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譽乎民;不恤公道通義,朋黨比周,以環④主圖私為務,是篡臣者也。內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難;民親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愛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上則能尊君,下則能愛民;政令教化,刑⑤下如影,應卒⑥遇變,齊給如響;推類接譽⑦,以待無方,曲⑧成製象⑨,是聖臣者也。故用聖臣者王,用功臣者強,用篡臣者危,用態臣者亡。態臣用則必死,篡臣用則必危,功臣用則必榮,聖臣用則必尊。故齊之蘇秦、楚之州侯、秦之張儀,可謂態臣者也。韓之張去疾、趙之奉陽、齊之孟嚐,可謂篡臣也。齊之管仲、晉之咎犯、楚之孫叔敖,可謂功臣矣。殷之伊尹、周之太公,可謂聖臣矣。是人臣之論也;吉凶賢不肖之極也,必謹誌之而慎自為擇取焉,足以稽矣。

【注釋】

①態:姿態,態度,引申指阿諛奉承的樣子。②距:通“拒”。③說:通“銳”,指口齒伶俐。④環:環繞,引申指封閉、蒙蔽。⑤刑:通“型”,典範,榜樣。這裏用作動詞,作榜樣。⑥卒:通“猝”,突然。⑦接,會合。譽:通“與”,同類。⑧曲:曲折周到,各個方麵。⑨製:製度,準則。象:法式,榜樣。曲成製象:指他的行為處處成為準則楷模,這是因為他嚴格遵守法度的結果。

【譯文】

大臣的類別有:有阿諛奉迎的大臣,有篡奪君權的大臣,有功績巨大的大臣,有明達聖哲的大臣。對內不能統一人民,對外不能抵禦入侵;不能親近百姓,和諸侯們交往不守信用;但是用花言巧語來諂媚主上,很會取得君主的信任,這就是阿諛奉迎的大臣。對上不忠於君主,對下用好名聲來擴大自己的威望;不顧及公道和禮儀原則,結黨營私,專門迷惑君主來圖謀私利,這是篡奪君權的大臣,對內能夠統一人民,對外能夠抵禦外敵的入侵;人民願意親近他,士大夫願意信任他,對上忠於君主,對下體恤百姓而不知疲倦,這是成績巨大的大臣。對上能夠尊重君主,對下能愛護百姓;推行政令教化,人民效法他就像影子一樣;應付突然發生的事件迅速敏捷,就像回響呼應聲音一樣;以法類推處理各種事務,從容對待變化無常的情況,處處都能符合規章製度,這就是明達聖哲的大臣。

用明達聖哲的大臣,就可以稱王天下;用成績巨大的大臣,國家就會富強;用篡奪君權的大臣,國家就會非常危險;用阿諛逢迎的大臣,國家就會滅亡。阿諛奉迎的大臣得到重用,君主必死無疑;篡奪君權的大臣得到重用,君主就非常危險了;功績巨大的大臣得到重用,君主就會非常光榮;明達聖哲的大臣得到重用,君主就會得到尊重。齊國的蘇秦、楚國的州侯、秦國的張儀,就是所謂的阿諛奉迎的大臣。韓國的張去疾、趙國的奉陽君、齊國孟嚐君,就是所謂的篡奪君權的大臣。齊國的管仲、晉國的舅犯、楚國的孫叔敖,就是所謂的成績巨大的大臣。殷代的伊尹、周代的薑太公,就是明達聖哲的大臣。這些大臣的類別,是預測國家安危和君主賢與不賢的標準,一定要記住阿!君主要謹慎地親自選擇大臣,這就是標準。

【原文】

從命而利君謂之順,從命而不利君謂之諂;逆命而利君謂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謂之篡;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①,偷合苟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君有過謀過事,將危國家、殞社稷之懼②也,大臣父兄,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去,謂之諫;有能進言於君,用則可,不用則死,謂之爭③;有能比④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與強君矯⑤君,君雖不安,不能不聽,遂以解國之大患,除國之大害,成於尊君安國,謂之輔;有能抗君之命,竊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國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國之大利,謂之拂⑥。故諫、爭、輔、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國君之寶也,明君所尊厚也,而暗主惑君以為己賊也。故明君之所賞,暗君之所罰也;暗君之所賞,明君之所殺也。伊尹、箕子可謂諫矣,比幹、子胥⑦可謂爭矣,平原君⑧之於趙可謂輔矣,信陵君⑨之於魏可謂拂矣。傳曰:“從道不從君。”此之謂也。

【注釋】

①臧否:好壞。②懼:擔心。③爭:同“諍”,拚命規勸。④比:合。⑤強:勉力強求。撟:同“矯”,強行糾正。⑥拂:通“弼”,匡正,矯正式的輔助。⑦子胥:姓伍,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國大夫伍奢的次子,受楚平王迫害而逃到吳國,為吳國大夫。他幫助吳王闔閭攻破楚國,成就霸業。吳王夫差時,他屢次不顧老命極力勸阻夫差,夫差怒,賜劍逼他自殺,結果吳國被越國所滅。⑧平原君:即趙勝,戰國時趙惠文王的弟弟,封於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號平原君。他曾三任趙相。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圍趙都邯鄲(今河北邯鄲),他組織力量堅守,後又向楚、魏求救。公元前257年,楚、魏援軍至,擊敗秦軍,保存了趙國。⑨信陵君:即魏無忌,戰國時魏安厘王的異母弟弟,號信陵君。秦圍趙都邯鄲,趙來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救趙,後又畏秦而讓晉鄙按兵不動。信陵君數諫魏王無效,便設法竊得兵符,擊殺晉鄙,奪取兵權,於公元前257年至邯鄲救趙勝秦。後十年,為上將軍,曾聯合五國擊退秦軍對魏國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