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事例】
秦國一統天下,靠的不是禮義,也不是什麼誠信,而是荀子最鄙視的陰謀詭計。所以,秦國也就如同荀子所講的那樣,“身死國亡,為天下大戮,後世言惡,則必稽焉”。
秦惠王任用張儀為相後,命他破壞蘇秦的合縱策略。張儀來見楚王,說:“我國君王最喜歡結交的是楚王,最憎恨的是齊國國君。但大王竟與齊國交好,所以我國君王對你很生氣。特命我來勸說楚王,隻要楚王能與齊國斷絕來往,就贈送給楚國六百裏土地,這樣便會削弱齊國勢力。在削弱北方齊國的同時,你也有恩於秦國,並增加了六百裏土地,豈不是一箭三雕!”懷王很高興,便答應了。
大臣們也都前來祝賀,隻有陳軫以示哀痛。懷王說:“怎麼了?”陳軫說:“秦之所以親近楚國,那是因為楚國與齊王友善。如今還沒有得到商於之地就與齊絕交,這是在孤立自己呀。秦國又怎會與孤立無援的楚國親近呢,到時定會輕視我們的。如果我們能先得到商於土地,再與齊絕交,就會使秦國計謀無法得逞。如先與齊絕交,再去索地,就會被張儀欺騙。如被張儀欺騙,就會怨恨他。到時就會在西邊興起了秦國的憂患,北邊卻失去了與齊國的友好。西邊有憂患,北邊又絕交,到時韓、魏兩國出兵來犯。我們就隻能悲傷了。”楚王不聽,便派人到秦國接受割讓的土地。
張儀回秦國後,裝醉後從車上掉下,聲稱有病,三個月沒有露麵,楚國也沒有得到土地。楚王說:“是不是張儀以為我與齊沒有徹底絕交呢?”於是又派勇士宋遺去北方辱罵齊王。齊王大怒,便折斷楚國的符節與秦建交。秦齊結盟後,張儀才上朝,對楚國將軍說:“你還沒接受到土地嗎?方圓六裏呢。”楚國將軍說:“我受命來接受的是六百裏,不是六裏。”便回國報於楚懷王。懷王大怒,便興兵伐秦。陳軫又說:“伐秦不是好辦法。不如趁機用一座名城賄賂秦國,而後聯手伐齊,這樣便可彌補在秦國丟失的土地,從齊國得到補償,這樣才可保國家的安全。如今已與齊絕交,又興師討伐秦的欺騙,這無異於使秦齊友好,而惹來天下大敵,我們必會深受其害。”楚王不聽,便興兵伐秦,結果大敗。
王霸的過程總結起來主要有兩種方法,上麵講到的是秦朝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所運用的陰謀詭計,另一種就是德治與仁治,夏王朝的建立就是如此。
成湯在夏朝為方伯(一方諸侯之長),有權征討鄰近的諸侯。葛伯不祭祀鬼神,成湯首先征討他。成湯說:“我說過這樣的話:人照一照水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貌,看一看民眾就可以知道國家治理得好與不好。”伊尹說:“英明啊!善言聽得進去,道德才會進步。治理國家,撫育萬民,凡是有德行做好事的人都要任用為朝廷之官。努力吧,努力吧!”成湯對葛伯說:“你們不能敬順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懲罰你們,概不寬赦。”於是寫下《湯征》,記載了征葛的情況。
伊尹名叫阿衡。有人說,當初阿衡想求見成湯而苦於沒有門路,於是就去給有莘氏做陪嫁的男仆,背著飯鍋砧板來見成湯,借著談論烹調滋味的機會向成湯進言,勸說他實行王道。也有人說,伊尹本是個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隱士,成湯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後去了五趟,他才答應前來歸從,向成湯講述了遠古帝王及九類君主的所做所為。成湯於是舉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國政。伊尹曾經離開商湯到夏桀那裏,因為看到夏桀無道,十分憎惡,所以又回到了商都亳。他從北門進城時,遇見了商湯的賢臣女鳩和女房,於是寫下《女鳩》、《女房》,述說他離開夏桀重回商都時的心情。
一天成湯外出遊獵,看見郊野四麵張著羅網,張網的人祝禱說:“願從天上來的,從地下來的,從四方來的,都進入我的羅網!”成湯聽了說:“哎,這樣就把禽獸全部打光了!”於是把羅網撤去三麵,讓張網的人祝禱說:“想往左邊走的就往左邊走,想向右邊逃的就向右邊逃。不聽從命令的,就進我的羅網吧。”諸侯聽到這件事,都說:“湯真是仁德到極點了,就連禽獸都受到了他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