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禮製音樂,端正立身行事,推廣教化,改善風俗,普遍地庇護百姓並使他們協調一致,這是諸侯的職事。
成全道德,達到崇高的政治境界,使禮儀製度極其完善,統一天下,明察得能發現毫毛末端般的細微小事,使天下沒有誰不依順親近、聽從歸服,這是天子的職事。
所以政事混亂,就是宰相的罪過;國家風俗敗壞,就是諸侯的過錯;天下不統一,諸侯想造反,那便是因為天子不是理想的人選。
【原文】
具具①而王,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用萬乘之國者,威強之所以立也,名聲之所以美也,敵人之所以屈也,國之所以安危②、臧否③也,製與④在此⑤亡⑥乎⑦人。王、霸、安存、危殆、滅亡,製與在我亡乎人。夫威強未足以殆鄰敵也,名聲未足以縣⑧天下也,則是國未能獨立也,豈渠⑨得免夫累乎?天下脅於暴國,而黨⑩為吾所不欲於是者,日與桀同事同行,無害為堯;是非功名所就也,非存亡安危之所隨也。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隨,必於愉殷赤心之所。誠以其國為王者之所,亦王;以其國為危殆滅亡之所,亦危殆滅亡。
【注釋】
①具具:前一個“具”是動詞,具備;後一個“具”是名詞,條件。②安危:此偏指“安”,“危”無義。③臧否:好壞。此偏指“臧”,“否”無義。④與:通“舉”,都。⑤此:近指代詞,指自己。⑥亡:通“無”,不。⑦乎:於,在。⑧縣:“懸”的古字,掛。此指掛在天下人嘴邊,到處傳揚。⑨渠:同“詎”,與“豈”同義。⑩黨:同“倘”,假如。愉:快樂,指得誌。殷:強盛富裕。誠:誠心,指專心。
【譯文】
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就能夠稱王,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就可以稱霸,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就能存在,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就會滅亡。治理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的君主,他那威武強大的地位之所以能確立,他的名聲之所以美好,他的敵人之所以屈服,他的國家之所以又安全又好,決定性的關鍵都在自己而不在別人。
是稱王、稱霸、安全生存,還是危險、滅亡,決定性的關鍵都在自己而不在別人。如果威武強大的程度還不夠使相鄰的敵國發生危險,名聲還不夠掛在天下人的嘴邊,那麼這國家就還不能以獨特的姿態聳立於天下,哪裏能夠免除憂患呢?天下被強暴的國家所威脅,假如這種情況是我所不想要的,而是被迫天天與桀那樣的暴君一同做事、一同行動,雖然不妨害自己成為堯那樣的賢君,但已不是功名得以成就的時候了,不是自己想長治久安就能長治久安的時候了。功業名望的建立,長治久安的相隨而來,必定取決於事業得誌、國家富強時而自己一顆赤誠之心專注在什麼地方。如果一心要把自己的國家變成一個實行王道的地方,也就能稱王天下;要把自己的國家搞到危險滅亡的境地,也就會危險滅亡。
【原文】
殷之日,案①以中立,無②有所偏,而為縱橫③之事,偃然案④兵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⑤也。案平⑥政教,審節奏⑦,砥礪百姓,為是之日,而兵⑧天下勁矣。案然修仁義,伉隆高,正法則,選賢良,養百姓,為是之日,而名聲天下之美矣。權者重之,兵者勁之,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⑨於是矣。
權謀傾覆之人退,則賢良知聖之士案自進矣。刑政平,百姓和,國俗節,則兵勁城固,敵國案自詘矣。務本事。積財物,而勿忘⑩棲遲薛越也,是使群臣百姓皆以製度行,則財物積,國家案自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