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雙贏才是成功的談判(2)(1 / 3)

他接著說:“我這不是在說謊,其實在座的參議員們都比我還清楚,克萊斯勒的請求貸款案並非首開先例。事實上,你們的賬冊上目前已有了4090億元的保證貸款,所以務請你們通融一下,不要到此為止,請你們也全力為克萊斯勒爭取貸款吧,因為克萊斯勒乃是美國的第10大公司,它關係到60萬人的工作機會。”

艾柯卡隨後指出日本汽車正乘虛而入,如果克萊斯勒倒閉了,它的幾十萬職員就得成為日本的傭工。根據財政部的調查材料,如果克萊斯勒倒閉的話,國家在第一年裏就得為所有失業人口花費27億美元的保險金和福利金。因此,他向國會議員們說:“各位眼前有個選擇,你們願意現在就付出27億呢?還是將它一半作為保證貸款,日後並可全數收回?”持反對意見的國會議員無言以對,貸款終獲通過。

艾柯卡在這裏就充分運用了懲罰和威脅的力量。和政府談判,必須把政府的得失擺出來,讓政府明白為什麼要支持,不支持有什麼後果。所以,我們在談判中,尤其是在談判的最後,可以適當地使用懲罰的力量來推進談判的進展。

告訴對方,如果不能接受條款和意見,就會受到什麼樣的損失或傷害,或者不能得到什麼獎勵。

威脅與懲罰在談判中常常使用。這種辦法往往比較激進,一般不常使用。尤其是威脅,不要輕易運用這個策略,因為對方很可能不再理睬你。威脅常常讓問題陷入僵局。

當談判陷入僵局,可以采用“引入第三方”的辦法尋求解決辦法。

第22堂課FBI教你化幹戈為玉帛協商術

1、澆滅怒氣的妙法——耐心

優秀的談判者都是非常有耐心的人,尤其在針鋒相對時,談判者的耐心更是“撥開雲霧見天日”的關鍵所在。沒有耐心,會直接導致談判的失敗,造成兩敗俱傷的結局。

路簡從商店買了一套衣服,但很快就失望了:衣服會掉色,她的襯衣的領子也被染了色。她拿著這件衣服來到商店,找到賣這件衣服的售貨員,想向她介紹事情的經過,可是她沒做到——售貨員總是打斷她的話。

“我們賣了幾千套這樣的衣服,”售貨員聲明說,“你是第一個找上門來抱怨質量不好的人。”她的語氣似乎在說:“你在撒謊,你想誣賴我們,等我給你點厲害看看。”

吵得正凶的時候,第二個售貨員走了進來,說:“所有深色禮服開始穿時都會褪色,一點辦法都沒有,特別是這種價位的衣服。這種衣服是染過的。”

路簡差點氣得跳起來。她想:“第一個售貨員懷疑我是否誠實,第二個售貨員說我買的是二等品。真氣人!”

於是,她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憤憤地對那兩個售貨員說:“你們把這件衣服收下,隨便扔到什麼地方,見鬼去吧!”

路簡將衣服甩在售貨員的身上,憤怒地離開了。周圍引來許多觀看的人,議論開去。

因為服務員沒有耐心,直接導致了利益衝突的激化,最終兩敗俱傷的結局。結果路簡沒能解決衣服的問題,商場的信譽也受到嚴重的損傷。然而在另一個相似的場景,卻出現了另一種結果。

顧客:“你賣給我的這台複印機不好。”顧客的語氣是強硬的。

業務員:“聽到你這麼說,令我感到很遺憾。它究竟是哪裏不對勁呢?”業務員並沒有被顧客強硬的態度惹怒,而是站在顧客的立場上,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耐心地與顧客交流。

顧客:“它老是發生故障。”

業務員:“我也很遺憾聽到這一點。你所指的故障,是需要更換部分零件,或是隻要修理就行了?”

顧客:“別在那兒囉嗦。我不管你如何稱呼它,反正隻要是機器不能動,我就說它是故障。”在短時間內,顧客並沒有被業務員的友善感化,他依然希望通過用強勢壓倒對方,讓自己取得優勢。

業務員:“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所指的故障發生頻率有多高?”業務員就需要這樣的素養,他可以用耐心收納任何的憤怒。

顧客:“我不知道,大概是每隔幾星期吧。”以柔克剛是很好的策略,它可以讓不滿的顧客說出問題所在。

業務員:“每隔幾星期?的確相當多。”適當地讚同對方的話語,可以表明自己友善的態度。

業務員:“你認為大約多少張呢?我是指每印一百張,一千張或一萬張便發生故障嗎?”交流的最終目的是為解決問題服務的。順利、圓滿地解決方案有賴於認真、仔細地尋求問題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