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借助貴人之勢來成事(4)(1 / 2)

這位“朋友”也沒什麼特別的目的,隻是和他東聊西聊,好像二人已經很熟了那樣,某甲不大高興,因為他對那個人沒有業務關係,而且也隻見了一次麵,他就這樣打來電話聊天,讓他總有一種被侵犯的感覺,而且也不知和他聊些什麼好!

在現代社會中,這種情形常會出現,以這位“朋友”來看,他有可能對王先生的印象頗佳,有心和他交朋友,所以主動出擊。另外,也有可能是為了業務利益。但是,他這種操之過急的交往行為卻是搞關係的大忌。拓展人際關係是求人辦事的必然路徑,有一些法則還是必須遵守的,否則反而會弄巧成拙。

這個法則是漸進地、長期地,在與對方不知不覺的交往進行的。並且,一定要做到“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而不是“一回生,二回熟!”俗話說:“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道理。隻有在不知不覺中,把握好關係的“度”,才能使關係更加牢固、更加具有實用性。

拓展人際關係之所以要“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是因為每個人對不太熟悉的人都會有戒心,這是很自然的反應,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對方對你采取的絕對是關上大門的自衛姿態,甚至認為你居心不良,因而拒絕你的接近,名人、富人或有權勢之人,更是如此。

同樣,每個人都有“自我”,你若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必定會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以求盡快接近對方,也許對方會很快感受到你的熱情,而也給你熱情的回應,可是大部人都會有自我受到壓迫的感覺,因為他還沒準備好和你“熟”,他隻是痛苦地應付你罷了,很可能第三次就拒絕和你碰麵了。

“一回生,二回熟”的缺點還不止這些,由於你急於接近對方,所以很容易在不了解對方的情形下以自己作為話題,來持續兩人交談的熱度,這無疑是暴露自己,若對方不是友善的,你不是自投羅網嗎?

如此說來,做人一定要留一手,交往辦事時要有點“手腕”,萬事急不得。俗話說:“性急吃不了熱豆腐。”隻有慢慢來,才能贏得朋友,求人辦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14.多走親戚,好辦事

常言道:“血濃於水”,親戚是你人脈資源中最親近的一脈,遇到困難事,隻要張張嘴,忙肯定是要幫的。

必須注意的是,親戚關係又是一種比較複雜的關係,主要表現在親戚之間存在著多種差異,比如經濟的、地位的、地域的、性格的……這些差異既可能成為彼此交往的理由,也可能成為產生矛盾的原因。

要知道,親戚關係和其他關係一樣,在交往中也存在著一定的規律,做個有“手腕”的人,就要遵循這些規律辦事,這樣才能使彼此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反之,違背了這些規律,親戚之間也是會互相得罪的。因此,親戚之間在互相交往,互相求助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經濟往來要清楚,不要弄成一筆糊塗賬。

求助過程中,為了經濟利益問題而得罪人,在親戚之間是屢見不鮮的。比如親戚之間的借錢借物等財物往來是常有的事。有時是為了救急,有時是為了幫助,有的就是贈送,情況不同,但都體現了親戚之間的特殊關係,把這種財物往來當成表達自己心意和特殊感情的方式。

作為受益的一方在道義上對親戚的慷慨行為給以由衷的感謝和讚揚是必要的。如果他們把這種支持和幫助看得理所應當,不作一點表示的話,對方就會感到不滿意了,從而就會影響彼此的關係。

另一方麵,對於屬於需要歸還的錢物,同樣是不能含糊的。親戚之間也有各自的利益,一般情況下應把感情與財物分清楚,不能混為一談。隻要不是對方明言贈送的,所借的錢物就要按時歸還。有的人不注意這個問題,他們以為親戚的錢物用了就用了,對方是不會計較的。如果等到親戚提出來時,那就不好看了。

對於來自親戚的幫助也要注意給予以回報,這既是加深情親的需要,也是報答對方幫助的必要表示。如果忽視了這種回報,同樣也會得罪人。總之,親戚之間的錢物往來,既可以成為密切感情的因素,也可能成為造成矛盾的禍根,就看你如何處理了。

其次,對親戚不要居高臨下或強人所難。親戚之間雖有輩分的不同,但是,也應當相互尊重,平等對待。特別是在彼此之間有地位、職務存在差異的情況下,更應如此。

常言說:“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就親戚而言,財大的、地位高的人對於比不上他們的親戚是很有吸引力的。地位低的人總是希望從地位高的一方那裏得到一些幫助,同時在他們提出自己的請求時,又懷有極強的自尊心。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地位高的一方對來求助的親戚表示出不歡迎的態度,那就很容易傷害對方的自尊。一般說來,地位低的人對於被小看是很敏感的,隻要對方露出哪怕一點冷淡的表示都會計較、不滿,造成不良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