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借助貴人之勢來成事(3)(1 / 2)

圈子對於辦事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在促使人共同去做一件事時能起到有效的膠合作用。牌打得有水平的人大都有固定的牌友,能進入這個固定牌圈的人水平也基本上是相當的;與水平相當的人遊戲,才會有一種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快感。就連外出打工當保姆的小姑娘也會下意識地結成自己的圈子,有了圈子,她才不感到孤獨。

人的精神層麵的交流基本上是在圈內進行的。一個人每天可能會麵對許多人,說很多話,但真正的心裏話是對圈內人說的。辦公室的對桌近在咫尺,倘不是圈內人,心靈的距離怕是隔了一個太平洋還嫌近。

圈子的生命力在於動態平衡。在圈子裏辦事,由於彼此有一種信任、默契,因此可以獲得較高的效率。

同業人也比較容易組成圈子,以同學會、同鄉會衍生出的圈子也不在少數。但最有生命力和持久性的圈子可以不論職業、性別、性格,惟有一點必須相同,即興趣相同,主要目標一致,而且總在不斷注入新的東西。

當網絡生活成為21世紀主流生活模式之後,人們的圈子會擴展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上網聊天交友可能是21世紀人們建立圈子的一種新途徑。但是,不論圈子如何拓展,拓展得多大,圈子的痕跡仍然存在。

一個圈子形成的時間過於長久,而且成員固定得很死,就有可能囿於陳規,使圈內的思維僵化、陳腐。這是圈子的負麵效應。縱然如此,細觀身邊各行各業,各類成功人士,無論做事或娛樂,仍擺脫不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圈子,這亦或是人性使然。即使改朝換代多少年,也是亙古不變。

11.尋找共同的愛好,促進私交

人是感情的動物,這是無法回避的人類特點。盛情好像一把雙刃劍,它可以使你受益,也可以使你受損。豐富的感情影響著你、我乃至每一個人的行為。

你擅長表達對對手的了解和關心,理解對手的需要、希望、處境以至夢想,努力建立和維持與對手的良好關係,你的求人辦事的難題就解決了大半。

張某大學畢業被分配在外地工作,而妻子在城市工作,夫妻長期分居兩地。張某回城打通“關節”,走“前門”公事公辦,打了許多請調報告,沒有作用,走“後門”請客送禮,不知費了多少心思。想了多少辦法,都不見效。

他幾次找主任彙報工作時,常見主任在圍棋盤上與人對弈,對張某愛理不理。張某隻好忍著站立旁邊觀戰。

說來也怪,主任對贏棋並不感興趣,輸倒更來勁,棋壇上的高手是他家的常客。但是,要贏主任的棋,單位裏還找不出幾個人。

張某從中悟出這個道理,想通過“下棋”這個殺手鐧,來套牢主任這層關係,以此調回城裏來。於是,他買書籍,拜名師,觀棋譜,潛心研究圍棋技藝,不到半年,果真練出了一身好棋藝。

再找主任時,開始“觀陣”,再當“軍師”,然後“參戰”,幾次交鋒,殺得主任大敗,引起了主任的興趣。

從此張某經常在主任身邊,後來不等張某開口,主任便主動關心起他調動的事情了,在商調函上蓋了章,夫妻終於團聚。

張某迎合主任喜愛,通過棋盤上你攻我防的較量,增進了了解,與主任彼此有了私人交情,建立了朋友關係。

心理學家認為,朋友是人與人的彼此交往,自發形成的鬆散型的意緣群體,所謂意緣群體是與血緣群體相對而言的,它是由意向、誌趣、愛好和觀念相似或相近自然結合而成,不是靠行政或組織行為黏合到一起的。

由於他們對待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態度相類似,即價值觀相同,所以,他們在一起時易於相互感知,相互適應,感情易於溝通,容易產生共鳴,並且容易得到對方的支持,容易預測對方的情緒、需求和態度取向,因此相互間容易產生親密感,並進一步可成為朋友關係。

自然,朋友之間有困難,朋友向朋友提出幫忙的要求,也就樂於效勞,盡力解決了。

12.無事也要多登“三寶殿”

人緣是辦事的通行證,要贏得一個好人緣,支起一張人際關係網,光有想法是不夠的,你必須積極主動將它化為行動。

這個世界上,在各方麵都有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他們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必須利用與他們接觸的機會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這對你的將來成功辦事是至關重要的。不要等待,一味地等待隻能使你錯失良機,絕對不可能使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你應該積極地一步一步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