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二章 浮出水麵(2 / 2)

“嗯。”

“在下就不打擾姑娘聽書了。”他說完後,轉過身去。

現在說的是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卷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夜裏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裏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我對三國了解也並不是很多,一些典故或者故事還是從語文和曆史書中看到的。

原來沈先生喜歡聽的是三國,當他的女兒,當了一年,連他的愛好都不知。

不知不覺,幻想出了沈先生在台下聽書的樣子。距離沈先生去世也有兩個月了,我卻未曾追究過,為何會發生車禍。現在,就算能想明白因果,卻找不到肇事者,又有何用。罷了,罷了,想明白因果也好。

我閉上眼睛,腦中模擬出了當天的場景,大雪紛飛的夜晚,哥哥和沈先生兩人走在街上,迎麵駛來一輛車,沈先生見車直衝衝地向哥哥開去,情急之間,把哥哥拉在身後,自己被車撞出去。情節大概是如此。仔細回顧,才發現了這件事情的許多問題。

第一,為什麼沈先生和哥哥晚上了還要出去?他們都沒有飯後散步的習慣。

第二,假設,司機看到了前方有人,應該做的是刹車,而現場卻沒有刹車的痕跡。

第三,既然是大雪紛飛,開車也比較容易打滑,那為什麼還要開車出門,而且那條街並不繁華,平時的車流量很少。

發生車禍也就隻有兩種可能,故意和無意。要是以故意的前提為假設,司機是有意的去走那條路,然後謀殺了沈先生;要是以無意為前提,有一種假設是他喝多了,沒有注意到眼前的事物,駕車開了過去,所以沒有刹車的車痕。

但是這條假設的疑點較多。第一,既然是能開車的那麼一定是比較有錢的人了,那麼喝醉酒,就不可能自己開車回去,最少也會雇一個司機。第二,那條道路屬於丁字路口,所以就隻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沿主路口行駛,一條是向支路口行駛。但是,我們就是從主路上走到案發現場的,在那途中並沒有車從我們身邊駛過。

有一種可能是他去了支路口。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開車撞人以後,倒車回到大街上,隨之揚長而去。

想到這時,我的腦子也是有些亂了。我睜開了眼,說書先生正說到精彩的部分,台下的人也不再小聲議論了,全部都聚精會神的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