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迅速提高記憶力的最新技巧(2)(1 / 3)

掌握了圖像記憶方法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某些方麵的記力比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人,自然會顯得出色一些。然而這隻能表示這些人已經進入了圖像記憶領域,並不代表他成了圖像記憶領域的大師。

例如,圍棋大師,至少要達到某個專業段級以上(例如專業四段),才能稱為圍棋大師。總不能說,一個會下圍棋的人,跟另一個不會下圍棋的人一比,就成大師了。

再如,文學大師,至少要有一部膾炙人口、流芳百世的作品,才能稱得上文學大師。總不能說,一個人會寫兩篇文章,跟另一個不會寫文章的人一比,就成大師了。

所以,要成為記憶大師,首先要跟圖像記憶這個領域的專業人才來比,而不是跟沒有學過記憶方法的人來比。

其次,最根本的是,記憶大師應該要有相當程度的文字記憶量作為積累才行。

以前衡量一個記憶大師,主要是以數字記憶、撲克牌記憶等作為衡量標準(例如世界記憶錦標賽上的“世界記憶大師”標準)。

事實上,數字記憶、撲克記憶這些內容,其實是有一些討巧成分在裏頭的。因為常用的數字編碼也就那麼100個,隻要反複把這些編碼弄熟,然後多加訓練就行了。

然而,提升記憶力對大多數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用來記憶文字性的內容(對於我們中國人而言,就是中文內容),例如各種知識點、考試資料、國學經典等。

而跟數字資料相比,中文資料的內容是遠遠複雜的。數字資料隻有100個基礎圖像進行反複組合,無論要記多少數字,那些相應的基礎圖像總是很熟悉的;而文字資料,幾乎每一個詞語就是一個基礎圖像,一本書裏麵,或許大多數圖像都是我們第一次構思的、根本不曾熟悉過的。

所以,對於掌握圖像記憶方法的人(甚至一些獲得“世界記憶大師”稱號的人)來說,讓他們記雜亂無章的數字,他們會覺得很容易。但如果讓他們記相應字數的古文,或許就會覺得難很多了。

在中國,作為一個記憶領域的專業人才,如果不去持續地記憶更多的中文資料,而是停留在數字記憶等基礎的層麵,那麼,記憶能力對於個人的學習成長,其實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隻是能用於表演宣傳罷了。

因此,如果我們有很好的記憶力,而不去記更多的中文資料,那麼,不僅浪費了我們這麼好的能力,而且,這隻能算作記憶入門的程度,而不能成為記憶領域的大師級別。

例如,一個人如果顛球水平很高,能連續顛好幾千個球,但他的踢球水平不高,沒有取得過什麼突出成績,也難以稱之為足球大師。

再如,數學大師,至少要在數學領域有多年的研究,並且在某個分支上有深入的造詣,甚至要取得某些突破性的成就,才能稱得上數學大師。如果一個人加減乘除運算得很快,即使比計算器還快,但如果他在數學研究上沒有突破性的貢獻,也算不上數學大師。

綜合以上兩個理由,我們認為,一個人要達到記憶領域的大師級別,必須不斷積累文字記憶量(當然,積累的應該是有用的或者經典的文字,而不是垃圾文字)。

那麼,要達到多少文字記憶量才能勉強稱得上記憶大師呢?

以國學經典而言,《道德經》、《金剛經》、《孫子兵法》都是字左右,《論語》1.5萬多字,《莊子》內篇1.6萬字左右,《孟子》3.5萬多字,《詩經》、《皇帝內經》等的字數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