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說到通過體力付出和精神吸引力所獲得的結果大不相同,我觀察了愛荷華州的兩位農民,他們的情況就是極好的例證。其中一個農民拿著父親送給他的70美元開始謀生。一個人拿著70美元能做什麼呢?唔,把它存到銀行,然後去為別人工作吧!這是他的頭腦為他做的決定,他的思想狀態讓他產生了那種想法。於是,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受雇於人。他精力充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頭腦中藏著一個勃勃雄心。他每個月拿著22美元的薪水,還有雇主提供的食宿。他精打細算,把這些錢攢起來。經過大約八年比奴隸還要艱辛的生活之後,他攢夠了錢,租了一個農場,開始自己幹,當上了獨立自主的農場主,最後他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農場。
他是徹頭徹尾通過付出體力獲取成果的奮鬥案例。他最後成功了,但其他人得到了最美好的年華,而他呢,在最美好的時光中領著極少的薪水,對自己他沒有盡到職責,這對他自身來說太不公了,出賣自己的力氣,卻在為別人掙錢。他無權如此濫用自己的精力,因為這是上帝賜予的力量。我們非常容易產生仇富心理,把那些有錢人貶損為獨裁專製的君主,譴責別人的成功是不義之財。但是,如果我們真的要指責任何人的話,我們更應該責怪為那些有錢人工作的人,他們把本應為自己所有的收益給了有錢人一部分。
但你可能要說,有的人為別人工作會比給自己幹做得更好。對此,我深表懷疑,或者說,如果他們為別人賣力氣會做得更好,那問題一定在於他們缺乏製訂計劃的智慧,也缺乏實施計劃的勇氣和自立。美國詩人約翰·G·薩克斯(John G.Saxe)曾經寫道:
傻瓜就是傻瓜,這是命中注定的(Fools will be foolsas certain as fate);
智慧的人,讓他們成為你的工具吧(Men of wisdom,make them your tools);
這樣,隻有這樣,才是傻瓜的用處(That,only that,isthe use of fools)。
雖然這話聽起來很尖刻,但卻是實話,然而他們的愚蠢幾乎不會遜於我們自己的愚蠢,因為他們對貧窮、厄運等怯懦的哭訴在我們這裏得到了幫助和同情。讓他們像為了得到別人的同情和幫助所做的那樣,盡其所能付出所有的努力和精力去做某個工作,乃至任何工作。
我的手總是插放在口袋裏,準備隨時掏出幾美元送給某個低能的人。這樣的人太過怯懦膽小,而不敢獨立地麵對這個世界。如果有人花時間向他解釋這些事情,他就會抱怨,哭訴道:“我做不到呀……”哦,是的,我確實是一個熱誠而親切的人,而我因此成了一個情緒垃圾桶,數以百計的人向我傾訴他們的不幸。我每天都會收獲一大堆謝謝。過去,我也嚐試過這種傾訴的方法,一個鐵石心腸的老企業家象征性地踢了我一腳,把我打發出來了。這件事情造就了今天的我。哦,如果你一定要來講述你的不幸,得到一些建議,離開時說一些類似這樣的話:“和你說了說,我現在覺得好多了,我心裏的負擔輕多了。”那你就來吧,我們會讓你重新鼓起勇氣,打起精神來的。
不過還是讓我們回過來,講完我們剛才講的兩位農民的故事吧。
第二位農民把三十美元分撥給自己去自由支配。他花了一部分錢,買了一群孱弱的老馬,還付出了一部分錢,並以先買權獲得了一些土地,他在上麵種植屬於自己的莊稼。經過十年時間,他的身價已價值五萬美元,這在當時已經夠多了。去為別人工作,這種事情從未發生在他身上。他的思想讓他無法接受那樣的念頭。他依靠自己,沒有尋求別人的幫助。這兩位農民都一樣成功,都實現了他們自己的目標,然而,與後者相比,第一位農民最後擁有的是多麼微不足道啊!
有人說不得不奮鬥是第一位農民的命運,這完全是胡說。命運在一個人自己的心中。我們知道,就個人來說,心智能力是可以得到開發的,一個人如果從不同的視角看待某件事情,事情看起來就會大不相同。成功則似乎變得容易了,而不是我們此前一直渴望卻又覺得不可能的事情。開始啟用我們的這些建議吧。
我們依賴的事情很少會滿足我們的期望。
(Things on which we depend seldom meet outexpectations.)
成功會不急不緩地悄然而至。
(Success comes quietly,gen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