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孩子已經把它的小椅子靠到柵欄上,爬了上去。看到這還是不夠高,他把一個盒子放到了椅子上,氣喘籲籲地站了上去,小臉蛋紅紅的,接著‘砰’的一下跌落在柵欄的另一邊,他撿起球,向我們咧開嘴,露出了快樂的勝利的微笑。柵欄對他來說是太高了,但他不知道。”
那些有勇氣麵對一切,對自己充分的判斷、清晰的思路和充滿自信的人都會采取積極正麵的方式解決問題。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這種直接麵對的方式對於分析問題,做出建設性的計劃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同時,它還可以有效地防止消極思想破壞我們良好的計劃。這種態度不允許任何悲觀主義帶來的失敗。積極主義思想者做事果斷,采取直接的行動去實現他們理想的目標。要不是有時在人際交往中運用半積極的、間接的方式令其放慢腳步的話,他們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你運用間接或替代性的,半積極的方式
不是迎難而上直接正視問題,你嚐試著走側門和窗戶;你運用多少可以解除敵意的間接方式;你一點點試探著靠近,缺乏自信,心有恐懼;你想努力贏得目標,可自己又沒有勇氣,通過別人替你打前陣,以此對問題做另一種形式的直接積極的應對。你暗示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此外,你一直在追求你想要的東西並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
有很多人用間接方式解決問題。的確,這種方式自有可取之處。它的主要價值在於它機動靈活,較少樹敵。間接的方式允許對方保持珍貴的自尊。直接的方式可能意味著對方正在被“操縱”,或者接受指示或者被強迫,而間接的方式能讓他感覺到自己處於可以掌控一切的地位。因為這些人都是否定主義者,希望得到別人足夠的尊重。有很多人不願意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直接由其他人影響和指示。如果你的問題常常要涉及他人,那麼最好記住,間接的處理方式會把抱怨和反對的情緒最小化。
如果妻子直接說:“天啊,你在吃晚餐前刮刮胡子吧。”很可能帶來的隻是一次爭吵,最後無果而終。但如果她這樣間接地說:“晚餐前你有充裕時間可以刮一下胡子,你知不知道,剛剛刮完胡子你有多帥氣……”這樣的溝通方式,你會有何感想?
(三)你逃避、退卻是消極的表現
這似乎是非常簡單的解決方案。不是有人這樣說嗎,“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很明顯,很多時候,除了傻瓜沒人願意選擇逃避,因為逃避往往意味著潰敗,就是盲目逃跑,這樣,一個人也就無法采取積極的立場來處理問題了。
這樣的逃避做法會慢慢轉變成一種習慣。逃避剝奪了一個人所有的尊嚴和實際的安全感。就像受驚的小兔,就算遇到輕微的危險也會飛奔而逃。兔子習慣了逃跑,而逃跑也加劇了它內心的恐懼,常常在危險來臨的時候,它會被嚇得僵住而束手就擒。
有的人就像兔子,受盡消極和恐懼的折磨,不斷地逃避,直到渾身乏力地僵直、顫抖,一次致命的打擊就會讓他們尊嚴盡失。這些兔人型的人逃避他人,拒絕麵對自己的問題。他們變得神經質,或者患上了恐懼症。他們背親棄友,逃避責任,整天做著白日夢。這一點,後麵章節將會詳盡地討論。這些做白日夢的人,性格中消極的製動閘已被鎖定,他們麵對現實有很強的無能為力的感覺。這種人總是在忐忑中生活,玩一種叫“假裝一切都好”的遊戲,他們甚至會昂首挺胸地走著,或者擺好姿勢給別人看,然後對自己說他正在愚弄別人,其實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他們從來沒有勇氣麵對現實。事實上,任何明智的人都看得出他們在自欺欺人——一個自我欺騙者——人們會遠遠地用充滿憐憫眼神看著。這些兩條腿的兔子,甚至把躲避的技巧發揮到極致——完全退縮,最後再得上失憶症,或者躲在“瘋人院”,假裝自己就是拿破侖或者上帝。是的,消極的態度甚至要比這樣還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