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廣被人們認可的普適性的生活準則:當我們相信自身的力量,堅持用積極的思想和行動去支撐自己的生活理念,我們離成功就不遠了;如果我們任由消極的思想肆意蔓延,或者隻是一味地被動接受生活餐桌上跌落的殘羹冷炙,那我們離失敗也就不遠了。
隻要我們對自己、朋友和其他人的生活稍加研究,你就會明顯地發現,人們的生活態度基本可以分為積極和消極兩種。積極的態度會讓我們信心滿懷地向上、向前看;消極的態度則會讓我們膽戰心驚地向下、向後看。有的時候,這兩種生活態度我們都會用,可最多情況是其中一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知名作家阿爾伯特?維蓋姆博士曾對積極侵略性和消極侵略性進行過研究。維蓋姆博士還是報業辛迪加特別欄目《探索你的心靈》的作者。他認為這種區分非常必要,因為即使是消極的行動也是富於侵略性的。關於這一點,和哈佛、耶魯的約翰?多拉德博士在一項著名的研究中得出的結論異曲同工。這項由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共同完成的研究顯示,任何挫折都會導致侵略性行為,有時這種侵略性會用錯了地方。我們用實際例子來簡單地說明一下:在升職問題上,安先生受到一位大人物的阻撓,安先生感到這次挫折將會影響他以後事業的發展,可自己對此無計可施。回到家後,他的侵略性發生了轉移。他會對著太太吼叫,說湯太熱或者太涼了。安太太於是責備兒子小吉姆以釋放情緒上的壓力。小吉姆成了別人挫折的出氣筒,他生氣地踢狗,借口說它跑出去把貓給咬了。是的,即便是動物們也有類似人類的挫折感。康奈爾大學就有這樣一項長期以來沒有間斷過的實驗。研究中,一頭叫“阿喀琉斯”的豬禁不住一係列的挫折,最後得了神經過敏症。
生活中,我們都必須麵對磨難和挫折,很明顯,正是我們反應的方式決定了我們是消極的、有破壞性侵略傾向的人,還是將成為一個善於自我調節、生活態度積極、富於建設性侵略品格的人。這種品格還包括在情感和行動之間做出平衡。這裏應遵循兩個原則,每個原則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我是一個外鄉人,心懷畏懼地生活在一個不屬於我的世界。
——A.E.豪斯曼
年輕時的迪林傑總是妄想不勞而獲,而且貪圖享受,但他沒受過教育,為人膽小懶惰、胸無大誌——是一個遊走在不屬於自己的世界中的局外人。這種仇視社會的態度使他變成了一個強盜、凶手和迫害狂,他的人生也被自己給毀掉了。這就是消極的人生態度導致的結果!
我是我命運之船的船長,我是我靈魂的主人。
——威廉?歐?亨利
剛剛邁出高中校門的哈瑞?多拉,盡管腿部有殘疾,也沒學過什麼技術,但他自學成材,創立了一家資產百萬的企業,員工多達上百人。為了達到目標,他克服了各種各樣的挫折。這就是積極的人生態度的力量!
積極這個詞傳達了明確、自信、樂觀、果斷、肯定、認同、絕對、必然和建設性的價值觀,它同懷疑主義態度、疑惑、否定、猶豫、拒絕、矛盾、抑製、中庸等正好相對。積極有時也可以表達為自負、獨斷專行。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明確真積極和偽積極之間的區別。以自我為中心、獨斷專行和歇斯底裏是偽積極的三種表現,這是病態的積極。實際上,在你熟悉的人中有這三種偽積極表現的人到處都是。
你在生活中肯定遇到過不止一個擁有偽積極心態的人。這種人以自我為中心,每天裝出一副高人一等、無憂無慮、相當自信的樣子,和勢利小人如出一轍。其實在他們內心裏,卻很怕別人看不起他們。這種人為人軟弱,恐懼失敗,這種心理使他們行事草率,始終虛張聲勢地硬撐麵子。比如,一個綽號被人稱作“名字保鏢”的人,他喜歡用名人的名字來吹噓自己有本領。他總是說自己和某些名人一起吃過飯。其實,那天他隻不過是一次演講在座的一百多位聽眾之一,他是一個典型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偽積極者。一個真正積極自信的人是不至於為了虛榮而如此費心的。還有一個這樣的例子:一位女士總是努力讓人相信,她與坐落在豪華的、林蔭大道上的、尊貴的利奇維奇家族的女主人關係非同一般。事實上,隻要你給我一個吹噓自己腰纏萬貫、才華超群或者家族社會背景如何如何的吹牛家,我就能給你還原出一個自卑怯懦、沒有安全感的男人或者女人。這種人總會在不經意間把他們吹牛的本性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