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之後,他就讓自己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接受它。他對自己說,這次的失敗,將會成為他人生檔案上的一個很大汙點,可能他會因此而丟差事。但即使真是如此,他還是可以另外找到一份差事。至於他的老板——他們也知道他現在是在試驗一種清除瓦斯的新方法,如果這種實驗要花他們兩萬美金,他們還付得起。找出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並讓自己能夠接受之後,他馬上輕鬆下來,感受到幾天以來所沒有體驗過的一份平靜。
第三步,他平靜地把時間和精力拿來試著改善他在心理上已經接受的那種最壞的情況。他努力找出一些辦法,盡量減少目前麵臨的兩萬元損失。他做了幾次實驗,最後發現,如果再多花五千塊錢,加裝一些設備,問題就可以解決。他照這個辦法去做之後,公司不但沒有損失兩萬塊錢,反而賺了一萬五千塊錢。如果當時他一直擔心下去的話,恐怕再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因為憂慮的最大壞處,就是會毀了他集中精神的能力。
很明智的一種辦法。平靜地接受最壞的情況,才有精力去改善最壞的情況。否則,一味地沉湎在自我的情緒中,思維就會因此而變得狹隘,也斷然不可能從不利的情況中找出有利的出口來。在你事與願違或處於不幸境遇時,都可嚐試用卡瑞爾改善情緒的三大步驟,興許很快你就能夠豁然開朗,發現另一番新天地。
人要高高興興地活著,育人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改變人的苦樂觀。有些無法選擇的事情就要放得下。——魏書生
【學海泛舟】
從教至今僅十數年的魏書生成就斐然。他的顯赫名聲不僅譽滿教育界,而且聞名全國。年歲剛過40的這位特級教師早已進入全國勞動模範之列,並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魏書生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等稱號。這些較高的榮譽稱號的獲得,不僅是他卓有成效的教育實踐的標誌,更是他個人品質的有力寫照。
魏書生為了當語文老師,向學校申請了150次。他的樂觀、熱忱,促成了他的理想;又是他的樂觀、熱忱,成就了他了不起的教學業績。他說,教師要保持精神的最佳狀態,課堂就會成為樂園。同時,他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非常看重學生們的個性品質和積極心態的養成。
他說:“人要高高興興地活著,育人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改變人的苦樂觀。有些無法選擇的事情就要放得下。”最為簡單的一點,我們的出生是無法選擇的,你要是總想著“我出生在省長家那多好啊!”這是自尋煩惱。我們無法選擇時空與環境,但我們能選擇一個樂觀進取的自我。我們活在哪段,就要看到哪段的明亮處,而不是陰暗處。這樣你一輩子都活得燦爛且美好。
學校曾安排了兩個全校最差的學生進魏書生的班級。他很和顏悅色地說:“你們先做一件事,每人找到自己的優點。”結果兩個孩子說:“沒有優點。”他繼續友善地說:“不可能。我都已替你找出兩條了。你們一上課不聽講,二不寫作業,三又不看書,還能得8分,這是天賦哪!……”後進生習慣了批評與否定,一旦有人真誠地說出他們的優點,他們反而會害羞臉紅,內心積極的、向上的、樂觀的腦神經就會活躍起來。魏書生揶揄自己說:“我就這麼點本事,能把人家積極向上的神經激活。”
魏書生就是這樣一個人,總是能從別人的“沒意思”中看出“有意思”。他從不用否定的心態來看待人和事,即便是最平凡的中學教師的工作,他也能看出其中的許多意思來。他帶學生每天早晨跑步,跑了20多年。有人就說,魏老師,你何必自己跑呢,多累啊。他回應說:“不累啊,我這是用公家的時間鍛煉自己的身體。”
他自己因這種悠然自得的“苦樂觀”而獲得了燦爛的事業、幸福的人生。所以他也總希望自己的學生“學中求樂,苦中求樂”。他有一絕活,就是讓學生寫日記,寫《談學習是享受》之一、之二、之三……直到之一百。他這麼跟學生介紹這份作業。他問學生,吸毒是不是享受?學生說,不是。他說,不對,肯定是享受。再問,賭博是不是享受?學生說,不是。他說,不對,肯定是享受,不然的話,怎麼就是戒不掉呢?你們看,不同的享受觀,決定著不同的人生觀,咱們要談學習的一百種享受。有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這是第一要緊的事情,一旦學習成了享受,學習就是戒不掉的癮,就能使之終生受益不窮了。
【智慧心語】
人是地球上最複雜的、最奇妙的生命體。人人都在生活,但享受生活,也絕非一件易事。人人都要學習,可享受學習,也並非人人都能做到。眾所周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們的熱切企盼。父母們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模式為孩子設計了美好的未來,並以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扶助孩子,手把手地教孩子,不厭其煩地陪著孩子,使出了渾身解數來為孩子創造最好的學習機會。然而,這種努力成就的卻是綿綿苦水。父母苦,苦不堪言,辛苦付出得不到孩子的認可,甚至有些父母因此而成為孩子最仇恨的敵人。孩子苦,無處宣泄,他們不明白父母的愛為何總讓他們壓抑窒息。他們迷失了自己。原本,他們好奇地觀望著這個世界,想要探究這個奇妙的萬千世界。然而,他們成了自己求學求知過程中的“局外人”,於是失去了求學的樂趣,求學就成了他們最苦澀的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