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靄齡和宋美齡天資聰穎,大膽潑辣,在她們隻有5歲時,宋耀如就送她們到寄宿學校中的女私塾讀書。宋慶齡與姐姐和妹妹一樣聰明,卻不像姐妹那樣大膽潑辣,鋒芒畢露。7歲時,父親也送她到女私塾讀書。宋靄齡13歲時,宋耀如夫婦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國求學,使宋靄齡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早赴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1908年,宋氏夫婦又把二女兒宋慶齡一同送到美國接受教育。當時宋美齡年僅11歲。由於年齡小,在威斯裏安女子學校注冊為特別生。宋耀如使這三姐妹在早期教育上占了先,在接受西方教育上占了先,在女子接受高等教育上占了先。
宋先生很重視培養孩子的意誌力和堅強的品質,宋家的孩子還在爬行和學步階段,宋耀如就鼓勵他們:“一步二步三步,好!跌倒了別哭,自己爬起來再走,好!一二一,一二一……”孩子們果然不哭,跌倒了爬起來再走。朋友們說他是“開孩子們玩笑”,宋耀如卻回答:“老兄錯了,這不是開玩笑,這是人生之路的第一步,將來在社會上闖世界,全靠這第一步呀!”
孩子們漸漸長大。有一天,宋耀如特地選擇了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帶著靄齡、慶齡、子文等人去龍華。他不讓孩子們參觀龍華古刹,卻讓他們丟開手中的雨傘,站在古塔下淋雨。宋耀如指著高高聳立的龍華塔對孩子們說:“你們看這座塔,千餘年來不怕風雨,為什麼?因為它基礎牢固,骨架緊密。你們將來投身革命,就要從小打基礎,練骨架。現在讓我們一起開始比賽,圍繞寶塔跑六圈,六六大順!”宋耀如帶頭跑了起來,孩子們緊緊跟著父親,有的孩子不小心在泥濘中跌倒了,卻迅速地爬起來再跑,無一肯落後……
正是這種嚴格的教育造就了曆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她們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譽為上個世紀世界上最傑出的女性。
當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天才或偉人,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書寫屬於自己的燦爛人生。要知道,好運常常使我們慵懶,從而不能發現自己的才能與力量。隻有逆境與困難,能讓我們學會一點東西。宋家成功的家教正在於不讓孩子們滿足於生活的豐裕,而是從小就讓他們學會依靠自己,戰勝各種困難,創造自己的人生天地。
隻有磨難可以磨練我們的意誌,使我們獲得更多的本領,變得更加堅強。所以,成功者總是將挫折當成人生最好的教材,不斷地學習來充實自己。具有這種心態的人,逆境猶如興奮劑,激勵著我們向著希望的頂峰不懈地攀登。
人們隻有吃盡千辛萬苦才能發展好的稟賦,而壞的稟賦則用不著絲毫努力就自己發展出來了。——德謨克利特
【學海泛舟】
德謨克利特,古希臘哲學家,生於色雷斯的阿布德拉的富商之家。他一生四處遊曆,僑居國外;辭官隱居,潛心追求知識,以實現靈魂的怡然自得。在他看來,靈魂的怡悅狀態比感官的快樂更高級,它是一種靈魂持續地平靜有力狀態,不為恐懼、迷信和其它情緒所幹擾,這就叫幸福,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所在。
德謨克利特性情開朗,認為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必然性,所以他從不怨天憂人,主張適時有度地享受人生。在生活中,德謨克利特就是快樂人生信念的實踐者。他說,生兒育女是不必要的,因為有兒有女的人有很多且很巨大的危險和麻煩,它的好處是很少的、微不足道的。在這些很多而且很大的危險和麻煩中,兒童的教育問題尤甚。
他說:“兒童教育是一件充滿不確定性的事。如果教育成功了,這隻有經過很大的努力和操心才能達到,而如果不成功,則此中所受到的煩惱是無與倫比的。”所以德謨克利特認為凡是想要一個孩子的人,最好還是在他的朋友的孩子中挑一個,這樣他可以自由選擇他所希望的孩子,若靠自己生育,則生下什麼就是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