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書籍,生活中的陽光(2)(3 / 3)

1837年,沙皇尼古拉一世精心策化了一個陰謀,使得普希金年僅38歲就死於重傷。全體俄羅斯人為失去一位重要的思想家而大為震驚和憤懣,紛紛向沙皇提出強烈抗議。

普希金雖然去世了,他的精神卻激勵著更多的人和沙皇的專製暴政鬥爭。他至今仍受俄羅斯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正如他自己在一首詩中所寫的那樣:

我的名字將會遠揚,隻要在這月光下的世界哪怕僅僅有一個詩人流傳。

我的名字將傳遍偉大的俄羅斯,她的各民族的語言都將我呼喚。

我將被人民喜愛,他們會長久記著。

我的詩歌所激起的善良的感情,記著我在這冷酷的時代歌頌自由,並且為倒下的人呼籲寬容。”

【智慧心語】

我們的父母們常常抱怨,孩子越來越叛逆了,父母的話都不能入耳了。事實上,孩子也許明白,父母的話是有道理的,是自己考慮的。但是,成長到一個階段,生理上的成熟導致孩子們都希望能夠擺脫父母而獲得自由,希望父母能夠接受自己作為“小大人”的自主性與獨立性。而父母的思想還是停留在“不想孩子走彎路”,總希望自己的人生經驗能幫助孩子走一條順暢的幸福成功之路。這僅僅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固然深遠,但父母對孩子的教誨卻不一定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真正能讓孩子心悅誠服的,還是那些觸動他們心靈的書籍。一旦某本書中的人物打動了孩子,孩子就可能追隨這個主人公的足跡而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書是孩子們最貼心的朋友,通達的父母隻需要在孩子和書籍之間架起一座積極健康的橋梁,就是對孩子最有益的指導。

有一位小學生生說,小時候,媽媽經常給我講童話故事,有《白雪公主》、《睡美人》、《小紅帽》……一個個美麗動聽的故事,讓我在那回味無窮的童話王國裏快樂地邀遊。長大了,我經常細細品讀一本本名著名篇,從中獲益無窮,更加尊重別人,更加熱愛生活了。尤其是讀《魯賓遜漂流記》,讓我明白了一個很深的道理:夢想的實現需要經曆百般周折與挑戰,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積極樂觀地變逆境為順境。正是魯賓遜的經曆,讓我一次一次在困難麵前堅定信心。

另有一個小姑娘,則為美國著名作家白涅德夫人所著的《小公主》沉醉不已。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具有崇高的品德、純真而仁慈、行為和風度也都像公主一般的女孩子撒拉·庫爾。撒拉本來是一個家境富有的千金,入學之初,很受明貞校長的歡迎,但是,後來隨著父親的去世,她變成了無人照顧的孤兒,受到校長刻薄、冷淡的待遇,開始過著悲慘艱苦的生活。可是撒拉無論遭遇到多麼冷酷和悲傷的現實,她都能夠以堅強不移的意誌和勇氣,始終保持一貫的風度,勇敢地生活下去,最終,再次變成了一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公主”。正是這樣一個書中人物,讓生活中的小姑娘們無限欽佩。她說,每當我遇到困難,遭到諷刺時,我的腦海裏就會立即浮現出撒拉·庫爾的身影,仿佛她就在我身邊鼓勵我,讓我不必懊惱,不必懊惱,因為歡樂的時光會因自己的努力與善良而來臨。

…………

書籍在塑造孩子的品質、充實孩子的精神世界等方麵的事例不勝枚舉。在悲傷時,你可以翻開《唐吉訶德》,與主人翁一同踏上有趣的旅途,讓煩惱飛到九霄雲外;在乏味時,邀請《八十天環遊地球》裏的紳士陪你一起走進光怪陸離的冒險;在抱怨生活時,看看《魯濱孫漂流記》,裏麵的魯濱孫和星期五會用悲慘的遭遇告訴你,你的困境是多麼地渺小;在受委屈時,讓《比爾蓋茨給青少年的十一條法則》對你解釋:公平並不是世界預備的法則,而是靠自己爭取的;想體驗魔法,《哈利·波特》和《納尼亞傳奇》中的一連串境遇會讓您瞠目結舌;書籍還可以作為古今的橋梁,《史記》、《資治通鑒》、《中國通史》,以及世人皆知的四大名著能助你通達萬事萬物。

克製為人父母的絮叨,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一本合適的書籍,那才是他們能夠充分吸收的最豐富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