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書籍,生活中的陽光(2)(2 / 3)

【智慧心語】

《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教師也好,父母也好,都希望能夠給予孩子“心明眼亮”的判斷力。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該有一桶水。但一桶水還是不夠,教育孩子不僅要有一桶水,更需要有“常清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書籍無疑就是老師的老師。諾貝爾頒獎宣言上說過,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繼續生存下去,必須從兩千年以前先秦思想,尤其是孔子的儒家思想那裏獲得智慧。

蘇霍姆林斯基說:“讀書,讀書,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正是取決於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麵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我們教師隊伍有多少人每天能夠學習,每天在思考,每天在讀書?然而,“一些優秀教書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的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充滿著創造的快樂。一個精神富裕、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眼光,掏出課程的引人入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以最輕鬆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獲。

讀書能改變教師的精神、氣質和品性。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有人說,人品即文品。對教師來說,人品也是教學的品位。被真善美洗過的心靈走進課堂時,他的教學就會非同凡響,產生真達學生心靈的震撼力。教師教學表麵雖隻是他的言語世界,其實正是他的精神世界——心靈和人格的體現。

讀書能夠改變教師人生匱乏、貧弱、蒼白的狀態。走上課堂,照本宣科,捉襟見肘,多是因為讀書太少。知識富裕的教師在課堂上、在生活中,才能“胸藏萬彙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才能引經據典,妙語連珠,給學生以知識的充實和心靈的震撼。

書永遠是我的良師益友。熱愛書中的智慧吧,它會使你的生活輕鬆,會友愛地幫你化解紛繁複雜的思緒與情感,會睿智地啟迪你人生的方向。

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普希金

【學海泛舟】

普希金作為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者、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者,被人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他的詩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難以名狀的藝術感染力。別林斯基曾這樣讚譽他的詩:“所表現的音調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美,像鬆脂一樣醇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靜,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擊一樣鏗鏘有力。”

普希金的一生,都在試圖“用詩歌喚起人們善良的感情”。於是,他堅持寫作,即便身陷囹圄。因為他相信,“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為寫《葉甫蓋尼·奧涅金》,詩人整整用了8年時間。這部傑出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俄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多餘人”葉甫蓋尼·奧涅金的形象。

奧涅金是有進步思想的貴族青年,他聰明機智,精力充沛,很想有所作為。他雖然厭惡上流社會虛偽生活,可又沒有自己的生活目標,整天無所事事地閑蕩,浪費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拒絕了達雷雅娜的愛情,可達吉雅娜和別人結婚之後,他又轉過來向她求愛,結果遭到拒絕。他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和朋友決鬥,打死了自己的朋友,事後又非常後悔。

普希金筆下的奧涅金這個形象表現了當時俄國進步貴族青年思想上的苦悶。接下來,他又寫了敘事詩《青銅騎士》、童話《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小說《黑桃皇後》。普希金最後的重要作品是曆史小說《上尉的女兒》,在這個小說裏,普希金歌頌和讚美了農民起義領袖普加喬夫,把他塑成一個自信、樂觀、和藹可親,酷愛自由,深受人民擁戴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