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我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從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
【學海泛舟】
達爾文是英國博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他在動植物和地質方麵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采集,經過綜合探討,形成了生物進化的概念。1859年出版了震動當時學術界的《物種起源》。書中用大量資料證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創造的,而是在遺傳、變異、生存鬥爭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展變化的,提出了生物進化論學說,從而摧毀了各種唯心的神造論和物種不變論。恩格斯將“進化論”列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之一(其他兩個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但是,達爾文能成就這番偉績,走的恰是一條不同尋常的道路。他雖然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但是他自己說:“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是從自學中得來的。”
達爾文的父親羅伯特.達爾文是當地名醫,他的祖父伊拉茲馬列斯.達爾文也是位名醫,對於生物學的研究極有興趣,並且還是個提倡生物進化觀念的先驅者。
達爾文受他祖父的影響,從小愛好自然。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想知道各種樹木的名稱,從10歲開始又搜集各種昆蟲、貝殼、鳥蛋和礦石。他對學校裏教條式的課程幾乎不感興趣,隻愛和哥哥一起做化學實驗,或者讀課外書。有一本名為《世界奇觀》的書,描述了古代七大奇觀,深深地吸引了他。於是,他朝思暮想地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到那遙遠的地方去親眼看一看古代的奇跡和現有的珍貴植物。
但是,命運還是給這個小奇才開了一個玩笑。16歲那年,依照父親的安排,達爾文和他哥哥一起進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但是,他對醫學毫無興趣,難以維係當時的學習,隻讀了兩年就轉學了。盡管被困在自己沒有任何興趣的醫學院,他還是憑著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情,在那兩年裏,自己研究動植物學,經常和幾個誌同道合的青年去潮水退落的沙灘上揀取動物,有時候甚至一起做動物解剖。此外,他還熱衷於和朋友們一起旅行或打獵。
他的這些怪異行為受到了父親的質疑,他父親認為,他終日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不求上進。為了不使這個兒子將來一事無成,給家裏丟臉,他將達爾文送至劍橋大學基督學院,使他戴上了神學的枷鎖。
但是,達爾文始終無法投入大自然研究之外的事業中,他沒有沿著神學的道路走到底。在劍橋大學期間,有兩件事大大地影響了年輕的達爾文。一是他讀了兩部書:德國自然科學家洪堡著的《南美旅行記》,以及英國天文學家約翰?赫歇耳著的《自然哲學人門》。這兩部著作激起了達爾文火一般的熱情,他很希望自己能在自然科學的宏大建築上添磚加瓦。
另一件事是,他巧遇“伯樂”——有名的植物學教授亨斯洛。亨斯洛精通植物學、昆蟲學、化學、礦物學和地質學,長期不斷地觀察和研究自然。亨斯洛教授因勢利導,鼓勵達爾文努力鑽研地質學。達爾文聽從他的意見,讀了好幾本地質學著作,並且在短時期內考察了家鄉附近的地質情況,繪製了一套彩色地圖。
達爾文快畢業時,亨斯洛介紹他跟隨劍橋大學地質學教授塞奇威克去北威爾士旅行,考察了那裏的古岩層地質。在這次旅行考察中,達爾文學會了發掘和鑒定化石,學會了整理和分析科學調查的材料,並且總結出一條十分有益的經驗:某些現象如不注意觀察,即使有顯著的特征也極容易被忽略掉。後來的事實證明,物種的起源和進化,就是一個顯著而曆來被人們所忽略的現象。
從達爾文個人教育經曆來看,不難理解,他從自學中所獲得的知識,遠甚於他在課堂上所接受到的學問。
【智慧心語】
就一個人一生所獲得的知識總量而言,大部分並非學校老師所授,而是靠自己學習所得。古往今來,像達爾文一樣成就大業者,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獨自刻苦鑽研。大發明家愛迪生,隻上過三個月小學,靠自學取得一千多項發明而聞名於全世界。著名數學家笛卡兒靠自學,在二十三歲時創立了解析幾何學。華羅庚教授早年在小店當學徒,他也完全是靠自學,成為世界著名數學家。法拉第通過自己不懈努力,從一個未曾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鐵匠的兒子,一躍成為英國第一流的科學家。